[实用新型]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8943.2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华;董小阳;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套 空气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加热器是运用很广泛的一种加热器,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化工工业和高等院校等许多科研生产试验室。空气电加热器使用的范围宽:可以对任何气体加热,产生的热空气干燥无水分、不导电、不燃烧、不爆炸、无化学腐蚀性、无污染、安全可靠、被加热空间升温快(可控)根据加热气体的不同可以细化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氮气加热器,氢气加热器。
空气电加热器主要是用来将所需要的空气流从初始温度加热到所需要的空气温度,最高可达850℃。其主要工作部件为不锈钢电加热管,并在加热器内腔设置多个折流板,可延长空气在加热器内腔滞留时间,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出于提高空气加热器效率的要求,有时也会适当增加不锈钢电加热管的数量,以达到提高空气加热器的装机功率的目的。
目前所用的空气加热器多为单层结构,为了提高空气加热器的效率,多采用增加不锈钢电热管的数量或者增加内部折流板的数量的方法来解决。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增加不锈钢电热管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用电消耗,不利于用户使用成本的降低;而采用过多的折流板必将影响到空气的流量,进而降低空气的质量流量,影响正常使用。
为此,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之上,针对现有空气加热器多为单层结构、产品功耗比较大、使用成本高等不足,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嵌套式空气加热器,使得其能够满足功耗低、使用成本较少的要求,同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易于维修,运输方便的基本要求,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空气加热器多为单层结构、产品功耗比较大、使用成本高等不足,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嵌套式空气加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它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的顶部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在外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脚;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嵌套有石墨隔热套,石墨隔热套上等间距安装有半月型导流板。
所述加热器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孔的下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法兰盘相相配合的连接板,在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电阻,加热电阻与接线孔内部的导线相连接。
所述外壳体包括壳身,壳身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壳身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壳身的底部设置有测温孔。
所述半月型导流板上加工有十字固定孔,十字固定孔的周围加工有圆形分流孔。
所述半月型导流板共有四块,四块半月型导流板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在外壳体同部嵌入了石墨隔热套,充分利用了石墨材料在XY平面方向传热效率高、传热均匀而在Z轴方向几乎为绝热的特性,有效的解决了常见的空气加热器只采用普通的不锈钢作为壳体结构时的隔热效果差、功耗大的不足,此外,石墨隔热套还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受热而与外壳体之间出现缝隙。
2、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石墨隔热套上制备有四个环形凹槽,用以安装半月形导流板,安装方便稳固,半月形导流板上开有十字固定孔和圆形分流孔,其中十字固定孔与电阻加热器上的加热电阻形状一致,而圆形分流孔则是为了提高气流的流动速度并保证气流充分受热;4个半月形导流板的安装方式为错开安放的方法,即相邻的半月型导流板其开口方向相反。
3、所述的一种嵌套式空气加热器,结构比较简单、使用维护比较方便,功耗比较低,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月型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热器1、法兰盘2、外壳体3、支脚4、石墨隔热套5、半月型导流板6、接线孔1-1、防护罩1-2、连接板1-3、加热电阻1-4、壳身3-1、测温孔3-2、出气口3-3、进气口3-4、十字固定孔6-1、圆形分流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8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