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8738.6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牛爱连;常乃堂;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博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04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换热装置,特别涉及尤其适用于聚丙烯酰胺干燥系统的蒸汽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聚丙烯酰胺的干燥工艺中,为了保证聚丙烯酰胺的固含量和水溶性合乎要求,需要先对用于烘干聚丙烯酰胺的空气源进行加热。目前的蒸汽换热器是由多组散热器并联组成,并联的散热器统一进蒸汽,热交换后带有余热的凝液及部分蒸汽统一排出。这样,蒸汽只进行了一次热交换,余热随凝液直接排走。蒸汽蕴含的大量热量白白流失,造成能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蒸汽换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蒸汽换热装置,包括五组散热器、冷风进口、热风出口、蒸汽进口管、凝水出口管、凝水回收管、疏水阀、换热器外壳。所述冷风进口在换热系统底部,热风出口在换热系统顶部。所述五组散热器的排序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上部散热器中的凝水通过自重下沉,蒸汽上升,减少凝水对蒸汽流上升产生的阻力。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一组散热器。这样,底部的散热器利用的是余热的低温热量,先用余热的热量预热冷空气,再用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中的高温热源对预热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
所述蒸汽进口管与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进口相通。
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为并联,蒸汽从进口管同时进入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
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的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组散热器进口相通。
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的凝水均从所述凝水出口管进入第一组散热器。
所述冷凝水回收管道与第一组散热器出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使蒸汽与空气先经预热交换,然后再进行二次高温热交换,对蒸汽热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了蒸汽热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标号说明:1-冷风进口,2-凝水回收管,3-蒸汽进口管,4-第一组散热器,5-第二组散热器,6-第三组散热器,7-第四组散热器,8-第五组散热器,9-换热器外壳,10-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凝水出口管,11-疏水阀,12-第一组散热器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新型蒸汽换热装置,包括冷风进口1,凝水回收管2,蒸汽进口管3,第一组散热器4,第二组散热器5,第三组散热器6,第四组散热器7,第五组散热器8,换热器外壳9,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凝水出口管10,疏水阀11,第一组散热器进口管12。所述冷风进口设在换热系统底部,热风出口设在换热系统顶部。所述五组散热器从下至上的排序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并联,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的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组散热器进口相通。所述第一组散热器出口与凝水回收管道相通。蒸汽先通过所述第二组至第五组散热器,然后再通过所述第一组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博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博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8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两部件配合实现电机密封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有刷电机端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