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管片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7613.1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新;王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管片 结构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盾构隧道的隧道管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地展开。在铁路、公路、水利、市政、轨道交通等隧道建设中,隧道盾构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该类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盾构隧道后期运营期间,因车辆运行产生的振动荷载以及不良地层引发的不均匀荷载,会使隧道沿纵向方向出现不均匀沉降。而隧道管片的接缝处是其刚度以及密封性薄弱之处;容易受上述因素影响出现错位甚至管片断裂的情况,导致隧道渗水漏泥或地铁轨道扭曲变形,缩短隧道正常服役年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隧道管片结构体系,其安装槽内设置了金属连接件,通过水泥浇注可以提高接缝处的刚度;还有接缝处的PVC管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隧道管片结构体系,由若干管片拼接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管片的连接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件;还包括定位管,所述定位管通过连接件固定于由两块管片拼接结合形成的腔体内;该腔体内开设有与位于内壁上浇注孔连通的通孔。
采用本技术方案,两块管片在拼接前,先把定位管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其中一块管片的安装槽内;定位管可以在拼接时起到定位作用;帮助管片与管片端面上的锚固孔快速对齐。
此外,管片与管片之间除了通过锚固孔的连接件连接外;通过浇注孔与通孔往安装槽、定位管内注入水泥,把两管片浇注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两管片的连接缝处的刚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为金属件,包括连杆以及固定于连杆上端的固定头;所述定位管上开设有两条相对设置并能沿连杆滑行的滑槽。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为金属件,包括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上端的上、下螺母;所述定位管上开设有相对设置并与螺杆配合连接的连接孔。
如此设置,连接件采用金属件具有加强筋的效果;两管片的连接件的固定头都位于定位管内,被水泥浇注在一起;更进一步提高两管片的连接缝处的刚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管为PVC管。
如此设置,定位管采用硬性塑料件,是为了让它除了定位作用外还具有提高密封性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如此设置,设置加强筋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连接缝处的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PVC定位管不仅具有在两管片拼接时起定位作用,同时还具有增加密封性的效果;而且PVC定位管内浇注满水泥,在两管片之间相当增加了个连接件,可以起到提高刚度的作用。此外,安装槽内金属连接件以及加强筋被水泥浇固在一起都具有提高刚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片,2、连接端面,3、连接件,4、浇注孔,5、定位管,6、安装槽,7、通孔,8、滑槽,9、连接孔,10、加强筋,31、螺杆,32、上螺母,33、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见图1,隧道管片结构体系,由若干管片1拼接而成。每块管片1的连接端面2上均开设有安装槽6。两块管片1拼接,两条安装槽6会合拼成一个容纳定位管5的腔室。
安装槽6内设置有金属连接件3。它包括连杆以及固定于连杆上端的固定头。定位管5上开设有两条相对设置并能沿连杆滑行的滑槽8。其中一条滑槽8的宽度要大于固定头的直径。定位管5从安装槽6的其中一端沿连杆滑入,并通过固定头固定设置在安装槽6内。定位管5采用PVC制成,可以提高两管片1连接缝处的密封性。
两块管片1在拼接时,定位管5起到定位作用;帮助管片1与管片1端面上的锚固孔快速对齐。其中,另一块管片1在靠近时,其安装槽6内的连接件3直接插入定位管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76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灰管式气力输送方法
- 下一篇:智能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