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导管穿刺引流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067401.3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公告)号: CN205307578U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张伟;陆玫竹;康焰 申请(专利权)人: 张伟
主分类号: A61M25/10 分类号: A61M25/10
代理公司: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代理人: 赵永强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导管 穿刺 引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导管穿刺引流管。

背景技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医学领域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每年死于该疾病的患者几乎占ICU死亡人口的70%以上。在MODS的发病机制 中,肠淋巴(GutLymph)机制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该学说认为,在MODS 发生时,由于肠道受到休克或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受到 破坏,肠道作为体内最大的细菌“贮存库”,这些细菌、毒素以及释放的炎性 介质、细胞因子等可以透过肠道的屏障进入肠道的组织间隙,进而被肠淋巴吸 收进入淋巴循环系统,最后被汇集到胸导管处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脓毒症,损 伤原发疾病的远隔器官。有关于休克的动物模型证实,将休克大鼠胸导管引流 的淋巴液输入健康大鼠的血液中,可以复制出急性肺损伤(或ARDS)、急性肾 损伤(AKI)、急性肝损伤,乃至急性心肌损伤的MODS动物模型,如果将休克 大鼠的淋巴液充分引流后,大鼠发生多器官损伤的风险明显降低。该研究提示 肠淋巴在多器官功能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此相似的研究, 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胸导管淋巴液输入正常健康的成人的实验中出现了与大鼠 类似的结局,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肠淋巴学说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发病 机制。目前,在MODS的治疗中,床旁血液净化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种治 疗措施通过深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滤过膜对血液中的细菌、 毒素以及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清除发挥治疗作用。

但是这种治疗作用存在以下缺点:1、抗凝问题的困扰:出血与血栓形成的 风险;2、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1)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2)营 养成分的丢失:葡萄糖、氨基酸及游离脂肪酸等;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清除 了有害的炎症因子的同时,亦清除了对机体有益的细胞因子;4、对血流动力 学影响: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而言,可能会加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 循环中的血容量库较大(5000ml左右,占体重的8%),治疗剂量要求高,清除 炎性介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导管穿刺引流管,旨在解决床旁血液净 化存在出血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影响水及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成分丢失、 清除有害的炎症因子的同时也清除了对机体有益的细胞因子、可能会加重血流 动力学不稳定、治疗剂量要求高、清除炎性介质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胸导管穿刺引流管包括主管道、副管道、 充气囊、副管道开口、胸导管封闭气囊、主管道开口、连接口、淋巴液流道;

所述的主管道、副管道、充气囊与所述的连接口一端连接,所述的淋巴液 流道与所述连接口的另一端连接;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前部设置副管道开口;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前端设置主管道开口,靠近主管道开口处设置胸导管封 闭气囊。

进一步,所述的主管道开口为圆钝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可以从源头上将诱导机体发生MODS的肠淋巴液引流出体外,从 而阻断了从原发疾病向MODS进展的关键环节,提高治愈率,改善危重患者的预 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胸导管穿刺引流管得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副管道;3、充气囊;4、副管道开口;5、胸导管封 闭气囊;6、主管道开口;7、连接口;8、淋巴液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

一种胸导管穿刺引流管,包括主管道1、副管道2、充气囊3、副管道开口 4、胸导管封闭气囊5、主管道开口6、连接口7、淋巴液流道8;

所述的主管道1、副管道2、充气囊3与所述的连接口7一端连接,所述的淋 巴液流道8与所述连接口7的另一端连接;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8前部设置副管道开口4;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8前端设置主管道开口6,靠近主管道开口6处设置胸导管 封闭气囊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7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