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壁钻孔复合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6817.3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锦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复合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筒壁钻孔复合机床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如套圈等至少一端开口的筒体状零件通常需要进行径向打孔,目前较常见的打孔方式多为人工完成,使得效率较低,废品率较高,而且在加工不同工序时需要进行多次装夹,影响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径向打孔方式存在效率较低、加工精度不高、废品率高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精度一致性好的筒壁钻孔复合机床。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筒壁钻孔复合机床,包括床身和设置于床身上的送料装置、上下料装置、钻孔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支架和倾斜设置的送料通道,支架固定安装于床身上,送料通道安装于支架上,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托料块、横向上料机构和升降输送机构,所述的钻孔装置包括工件主轴装置、工件装夹机构、钻孔机构、倒角机构和去毛刺修整机构,工件装夹机构包括工件夹头和驱动工件夹头夹紧的夹紧驱动机构,工件夹头设置有中心线呈Y轴横向的筒状的夹持部,工件夹头安装于工件主轴装置的主轴前端,工件主轴装置的主轴电机驱动主轴以及工件夹头旋转,所述夹持部的前方作为工件加工区,所述的托料块上设置有承接所述送料通道的出口的工件承接部,所述的升降输送机构和横向上料机构驱动托料块在夹持部前方的工件加工区升降运动和横向运动,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料道,下料料道的进口承接所述工件加工区的下方,所述的钻孔机构包括刀座、钻头、安装钻头的钻杆、钻头动力机构以及钻头进给机构,刀座通过钻头进给机构支撑安装于床身上,钻杆支撑安装于所述的刀座上,钻孔动力机构驱动钻杆以及钻头旋转,钻头进给机构驱动钻头进给运动,所述的去毛刺修整机构包括去毛刺刀和去毛刺进给机构,钻头和去毛刺刀相对分设于工件夹头前方的工件加工区的两侧,且钻头和去毛刺刀的轴心线同轴且呈X轴横向并与所述筒状的夹持部的中心线垂直,去毛刺进给机构驱动去毛刺刀以轴心线方向向工件夹头上的工件进给加工,所述倒角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件加工区的前侧,倒角机构包括倒角刀、倒角刀刀杆、倒角驱动机构以及倒角进给机构,倒角刀刀杆的轴向呈Y轴,倒角刀安装于倒角刀刀杆的前端部,倒角刀的轴向与钻头的轴向平行,倒角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驱动倒角刀旋转,驱动倒角刀旋转的倒角进给机构驱动倒角刀进给加工;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送料装置、上下料装置、钻孔装置的动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钻头为复合钻头,包括连为一体呈台阶轴的钻柄和钻头本体,钻柄和钻头本体之间通过圆锥面连接,当钻孔加工时,可以一步完成钻孔和倒角。
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端面检测机构和剔除机构,所述的送料料道包括第一输送料道和第二输送料道,所述的端面检测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料道的出口端和第二输送料道的进口端,剔除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料道上,所述的端面检测机构和剔除机构均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径向钻孔、倒角、去毛刺的各个装置整合到一机床上,使工件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各个工序的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料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钻孔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下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锦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锦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6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形外螺纹螺杆加工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滑轨用自动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