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防松功能的导线压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5992.0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6 | 分类号: | H01R4/36;H01R9/0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功能 导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压接结构,具体用于组装在接线端子内,起到压接导 线的作用。
背景技术
螺纹型接线端子台,尤其是升降式结构的螺纹型接线端子台,其锁线原理 是通过螺钉旋转(不上下运动)提升与之配合的压线框(作上下运动),从而压紧 导线,如专利号CN204088646U、CN204597114U所述,其优点在于能快速连接导 线;但其弊端在于此结构可连接导线范围有限,尤其针对CN20459711U结构, 在使用极大扭矩连接大截面积导线时,压线框叠合部位有错位导致螺纹卡死等 现象,不适用于大扭矩、大容量连接接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 一种具备防松功能的导线压接结构,其具备大扭矩锁紧的能力,同时在压接软 导线时,能够防止松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备防松功能的导线压 接结构,包含用于穿设导线的压线框和用于驱动压线框升降的螺钉;其特征在 于:所述压线框为U型压线框,U型压线框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组装方螺母 的侧孔;所述方螺母中心开设螺母中心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两侧设置用于插入 侧孔内部的螺母凸出翼;
还包含弧形弹垫,弧形弹垫的中心开设螺纹孔,弧形弹垫的两侧为用于插 入侧孔内部的凸缘;
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弧形弹垫的螺纹孔和螺母中心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改进点如下:
(1)所述侧孔为方形孔、长形孔或者圆形孔;所述U型压线框为冲压成型; 所述弧形弹垫的凹面朝向螺钉的头部,所述弧形弹垫与方螺母相贴;所述螺钉 组装在接线端子壳体中,且螺钉只旋转不升降。
(2)所述U型压线框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为冲压成 型,且所述底部凹槽的数量为2~5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备防松功能的导线压接结构,压线框为U型压线框,U 型压线框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组装方螺母的侧孔;所述方螺母中心开设螺 母中心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两侧设置用于插入侧孔内部的螺母凸出翼;U压线框 与方螺母的组装结构在螺钉转动时,相比传统的方形压线框结构,不会出现大 扭矩时压线框错位卡死无法可靠压接的情况,同时也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包含弧形弹垫,弧形弹垫的中心开设螺纹孔,弧形弹垫的两 侧为用于插入侧孔内部的凸缘;弧形弹垫起到了放松功能,使得整个结构具备 一定的自锁能力;非常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螺纹孔,2-弧形弹垫,3-螺母中心螺纹孔,4-螺母凸出翼,5-方螺母, 6-侧孔,7-U型压线框,8-底部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优选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具备防松功能的导线压接结构,包含用于穿设导线的 压线框和用于驱动压线框升降的螺钉;所述压线框为U型压线框7,U型压线框 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组装方螺母5的侧孔6;所述方螺母中心开设螺母中心 螺纹孔,所述方螺母两侧设置用于插入侧孔内部的螺母凸出翼4;
如图所示,还包含弧形弹垫2,弧形弹垫的中心开设螺纹孔1,弧形弹垫的 两侧为用于插入侧孔内部的凸缘;
如图所示,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弧形弹垫的螺纹孔和螺母中心螺纹孔。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侧孔为方形孔、长形孔或者圆形孔;所述U型压 线框为冲压成型;所述弧形弹垫的凹面朝向螺钉的头部,所述弧形弹垫与方螺 母相贴;所述螺钉组装在接线端子壳体中,且螺钉只旋转不升降。螺钉的转动 使得压线框提升,实现压线框内导线的锁紧。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U型压线框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底部凹槽8;所述底 部凹槽为冲压成型,且所述底部凹槽的数量为2~5条。本实施例设置了底部凹 槽,该底部凹槽在锁紧软导线时,软导线部分嵌入底部凹槽内,实现了防止后 溜松脱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传统压线框为方形压线框,本实用新型为U型 压线框,其能够非常便捷的冲压出底部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5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接地体环压件
- 下一篇:一种雷达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