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冷热变形的点火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4037.5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02;H01F27/08;H01F27/06;F02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 变形 点火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线圈,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冷热变形的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通常的点火线圈主要由外壳、线圈总成以及连接头,在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利用环氧树脂等绝缘胶进行封装,以保证线圈之间的绝缘性以及线圈总成的稳定性。
现有的外壳的内表面都为平面结构,在填充环氧树脂后,外壳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也形成一弧形面或平面(与外壳的形状一致)。由于,点火线圈在工作过程中,瞬间产生高压及高温,从而造成点火线圈工作过程中冷热交替较为频繁;而点火线圈在进行冷热交替过程中,环氧树脂会产生膨胀和收缩,其在收缩过程下会产生一个内应力,从而容易导致将环氧树脂与外壳的粘接面拉裂,进而破坏点火线圈的稳定性,并导致点火线圈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冷热变形的点火线圈,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冷热变形的点火线圈,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外的高压点火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容腔,高压点火头位于容腔的底部,并穿过、伸出容腔底部;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第二侧面均设有若干供螺栓穿入、固定的安装部,第一、第二侧面的各安装部均间隔设置、且两个侧面相对的安装部均一一交错设置;
第一、第二侧面的各安装部之间均设有用于抗冷热形变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凹槽、以及架设在凹槽内的支撑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部的分布位置的设计,起到稳固点火器的作用,凹槽能够使点火线圈在冷热交替过程中,尽快将内部温度导出,与外界温度相平衡,减少冷热交替中的最大温差;在尽快平衡点火器内部温度的同时,支撑筋为壳体的结构强度提供的保证,防止由开设凹槽而引起的壳体随环氧树脂膨胀或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的通槽、以及设置在通槽一端的定位块,且定位孔上开设有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选用的螺栓长度来设定通槽长度,同时,利用弧面的通槽底部,来分散环氧树脂产生膨胀和收缩时,对壳体施加的应力,提高壳体的抗形变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有圆弧状凸起、且凸起的表面圆弧面与定位孔同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定位孔安装位置的不同,有的偏向外侧,因此,具有通过增设凸起来增加定位孔的壁厚,保护定位孔安装时的稳固;凸起的表面圆弧面与定位孔同轴,使定位孔的各处壁厚均匀,受力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包括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交错设置、且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的夹角为直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壳体提供多方位的支撑,且90°的夹角,保证壳体整体的抗压性能、以及对壳体外表面有足够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的交接处为增厚区间、并呈横截面为菱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的交接处的结构强度,在膨胀或收缩时,为加强结构提供更高力度的支撑,防止加强结构变形;
由于水平支撑片与垂直支撑片交界处形成的夹角属于结构上的薄弱部位,菱形结构能够填充该处,进一步增强加强结构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安装部的分布位置的设计、以及加强结构设置,能够使点火线圈在冷热交替过程中,尽快将内部温度导出,与外界温度相平衡,减少冷热交替中的最大温差;同时,在环氧树脂膨胀或收缩时,起到固定与支撑作用,避免内应力对外壳以及点火线圈内部的结构造成破坏,使点火线圈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抗冷热变形的点火线圈立体图;
图2为壳体的立体图;
图3为加强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高压点火头;3、容腔;4、安装部;41、通槽;42、凸起;5、凹槽;61、水平支撑片;62、垂直支撑片;63、增厚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4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接地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点火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