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拉式环保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3139.5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薄斌;朱海;王宇;郝璐璐;鲍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放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拉式 环保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式环保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环境污染,垃圾的不合理排放,因此垃圾回收处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垃圾桶合理利用,能较好的改善这些问题。当前市场上垃圾桶多为固定形状,所占空间较大,影响美观。普通塑料垃圾桶易坏易倒,而金属质垃圾桶笨重,不易清洗,且价格较贵,同时这些垃圾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拉式环保垃圾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拉式环保垃圾桶,包括垃圾桶外壳,所述的垃圾桶外壳侧面具有开口,垃圾桶外壳内有可从侧面抽拉的内筒,所述的垃圾桶外壳顶面中心为垃圾投入口,垃圾投入口周围为花草种植槽,所述的垃圾桶外壳的侧壁内具有连接花草种植槽底部的排水管道,所述的排水管道通往地面的下水系统;所述的内筒的侧壁上端、垃圾投入口的下部设有可开合的伸缩平板,所述的伸缩平板的后端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的内筒内壁上具有支撑板滑动轨道及电机,所述的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带动平板在内筒内壁上滑动。
所述的平板由两片对称的板组成。
所述的垃圾桶外壳底部边缘具有内筒滑动的滑轨。
所述的支撑板后端连有滑块。
所述的平板底面上设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的内筒设有单片机作为中控装置,所述的压力感应装置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的单片机与电机信号连接。
所述的内筒侧面具有把手。
所述的内筒内部设有粉碎垃圾的刀片,所述的刀片通过刀片支撑杆和连接轴与内筒连接,所述的连接轴可转动,所述的内筒侧壁上设有空腔,所述的连接轴能够带动刀片收回到空腔内。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环保垃圾桶在回收垃圾的同时还能保持环境美化。在花草种植槽内种植花草,去除垃圾异味。花草种植槽的排水管道与垃圾桶内腔分离,避免垃圾潮湿腐烂。垃圾桶的内筒可抽出,便于倾倒垃圾。垃圾桶内设有粉碎垃圾的刀片和可沿内筒内壁滑动的伸缩平板,所述的刀片能够将垃圾粉碎,然后伸缩平板下压,节省垃圾桶内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环保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环保垃圾桶的使用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环保垃圾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环保垃圾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抽拉式环保垃圾桶,包括垃圾桶外壳1,所述的垃圾桶外壳1侧面具有开口2,垃圾桶外壳内有可从侧面抽拉的内筒3,所述的垃圾桶外壳1顶面中心为垃圾投入口4,垃圾投入口4周围为花草种植槽5,所述的垃圾桶外壳的侧壁内具有连接花草种植槽5底部的排水管道,所述的排水管道通往地面的下水系统;所述的内筒3的侧壁上端、垃圾投入口4的下部设有可开合的伸缩平板6,所述的伸缩平板6的后端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的内筒内壁上具有支撑板滑动轨道及电机,所述的支撑板通过电机驱动带动平板在内筒内壁上滑动。所述的平板6由两片对称的板组成。所述的垃圾桶外壳底部1边缘具有内筒滑动的滑轨。所述的支撑板后端连有滑块。所述的平板底面上设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的内筒设有单片机作为中控装置,所述的压力感应装置与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的单片机与电机信号连接。所述的内筒侧面具有把手7。所述的内筒内部设有粉碎垃圾的刀片,所述的刀片通过刀片支撑杆和连接轴与内筒连接,所述的连接轴可转动,所述的内筒侧壁上设有空腔,所述的连接轴能够带动刀片收回到空腔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放大学,未经江苏开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3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