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光能传输控制功能的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1030.8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霍华德·睿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霍华德·睿骐林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美国亚利桑那州85718***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光能 传输 控制 功能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光能传输控制功能的照明系统,技术 内容涉及光能(Lightenergy)、传输路径(Conveyancepath)、光 能传输镜片(Lightenergyconveyancelenses)、散射区(Scatter region)以及散射程度(Scatterlevels);该散射程度能通过双向散 射分布函数模型来描述(IntermsofBidirectionalScatter DistributionFunctionmodels,BSDFmodels),进而加以控制。
背景技术
利用自然光来辅助照明是一种可以节省照明用电的方法,但自 然光会因为建筑物的室内格局,例如:无法采光的建筑物地下室, 或者隔间墙的阻隔,使得建筑物内的自然光采光设计受到诸多条件 上的限制。因此,若能将采集到的自然光传导到室内或其他需要照 明的地方,将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
在与光能传输相关的现有技术中,US4,246,477公开了一种能 够收集太阳光,并且通过一传输通道将光能传导分布到建筑物内的 系统,对于光能的传输,其传输通道内采用了聚焦透镜(Focusing lenses)来收束光能,然后在传输信道上的特定位置设置反射镜片, 通过反射镜片将光能反射到特定位置进行照明。
US6,691,701及EP2385297A1专利公开了以大的主反射镜收集 太阳光,再投射到次反射镜,接着再利用可调节的平面反射镜将光 能导入建筑物内部,使光能可以用来照明。类似文献如:建筑物日 光照明系统(Sunportal,Themostinnovativebuildingintegrated daylightingsystem,brochurereceivedonSep.22,2011.)等,均采用 了类似原理。
上述各种现有技术固然可以将外部的光能传输到建物内,但最 大的问题是,采集到的光能在传输通道上传输的过程中,能量会不 断地损失和递减。例如,传输通道上单一反射镜片约有8%反射光 提供给照明使用,初始100%的光能通过前方的镜片后,在经过第 2片、第3片、…第10片时,其传输能量依序递减,约为原始能量 的84%、77%、…43%,使经过各反射镜反射出来提供照明的光 能也越来越少。也就是说,光能在传输通道上传输的距离越远,能 量就越少,能够提供的照明能力也越差。
上述光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递减是一种物理现象无法 避免,因此US4,246,477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人工照明元件,以克服 这个问题。理论上,人工光源所发出的光能强度的确可以精确控制, 但是控制人工光源时,必须考虑传输通道上照明能力递减的现象, 才能让光传输通道的前端与后端所释放出来的自然光加上人工光 源后,其照明亮度保持一致,如此一来,将使得整体照明系统的建 置以及控制趋于复杂,实施上也相当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光能传输控制功能的照 明系统,主要是利用多片间隔排列的光能传输镜片来提供一由前向 后传输光能的传输路径,而且各光能传输镜片所散射出的光能能大 小能够进行控制,进而解决光能传输时由前向后能量递减的问题, 将光能均匀分配到整个传输路径,或者在传输路径上以不同比例分 配光能,解决光能传输时由前向后能量递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光能传输控制功能 的照明系统,包含至少一能投射出光能的发光装置、多个依序间隔 排列在发光装置后方的透光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每一透光壳体内 的光能传输镜片,各光能传输镜片用于接受发光装置投射出的光能 并提供一供光能由前向后传输的路径,且每一光能传输镜片上设置 有一散射区,发光装置投射出的光能在传输路径上传输时,各光能 传输镜片的散射区能分别散射出光能并分别通过各透光壳体透光 以进行提供照明。
实施时,所述发光装置为太阳光采集装置及/或人工照明设备。
实施时,所述各透光壳体分别前后贯通设置在传输路径上。
实施时,所述各透光壳体的外轮廓形状为几何形状或非几何形 状。
实施时,所述各透光壳体分别利用一定位组件固定于建筑物横 梁或天花板下方。
实施时,所述定位组件为灯杆、钢丝、绳索、透明纤维线或磁 性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霍华德·睿骐林,未经黄·霍华德·睿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1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及其应用的组合灯具
- 下一篇:三合一多功能枪用战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