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0979.6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浩;李可爱;马旭峰;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0 | 分类号: | B60P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防护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在举升厢体检修时,需要人工打开防护支撑,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属于汽车主动防护安全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在厢体举升时,通过防护支撑杆自动多角度辅助支撑;厢体下落时,也能实现运动缸控制防护支撑杆主动收回,大大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它包括运动缸、防护支撑杆、防护支撑底座、钢丝绳、定滑轮,所述运动缸、防护支撑杆、钢丝绳、定滑轮安装在厢体下方,钢丝绳一端连接气缸,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并与防护支撑杆连接;所述防护支撑底座设有若干支撑杆卡槽并固定安装在车架上,防护支撑杆通过卡槽固定,自动多角度辅助支撑厢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依靠防护支撑自动支撑和收回,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防护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运动缸;2.防护支撑杆;3.防护支撑底座;4.钢丝绳;5.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的厢体主动防护支撑系统,它包括运动缸1、防护支撑杆2、防护支撑底座3、钢丝绳4、定滑轮5,所述运动缸1、防护支撑杆2、钢丝绳4、定滑轮5安装在厢体下方,所述防护支撑底座3安装在车架上;所述钢丝绳4一端连接气缸1,另一端穿过定滑轮5并与防护支撑杆2连接;所述防护支撑底座3设有若干支撑杆卡槽。
其工作过程:当车辆举升厢体时,所述运动缸1主动伸出,随后所述防护支撑杆2靠自重落下,下端依次落在所述防护支撑底座3的卡槽内,卡槽对应着厢体的不同卸料角度,在这个过程中无需人员进行操作,避免了安全隐患。当厢体需要回落时,操作员控制驾驶室内操作面板上的厢体回落按钮,首先所述气缸1主动收回,带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举升起,离开防护支撑底座3,然后厢体回落,完成厢体举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红外压线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与固体废物复合的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