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衬不锈钢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0070.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禹小均;卢宁波;项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F16L5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不锈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衬不锈钢管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输送介质的管道通常为单一材质的管道,如不锈钢管件和碳钢管件等。 采用不锈钢管件的话,使用成本较高,经济性差,容易因碰撞而变形。而采用碳钢管件,其 不具有抗腐蚀的功能、不适用于酸碱环境,耐久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强 度高,成本低的内衬不锈钢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内衬不锈钢管件,由内管和外管组成, 其中外管为碳钢材质,内管为不锈钢材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的主管部分,所述内管沿主管部分的轴向设置,且内管的外壁紧贴于外管的内壁上,所述外 管的壁厚与内管的壁厚的比值为15至3,所述外管上设置有支管部分,所述支管部分的轴线 与支管部分的轴线垂直,该主管部分与支管部分连通。外管为碳钢材质,其结构强度较好, 因而可提高管件的整体的强度,内管为不锈钢材质,具有抗腐蚀的作用,由于内管的外壁紧 贴于外管的内壁上,因而整体的结合度较好,内管和外管在外管的轴向方向上不易产生位移, 外管的壁厚与内管的壁厚的比值为15至3,该比值下,即可提供较高的强度,又可保证其耐 腐蚀性,且整体成本较低,支管部分的设置,可增加管件的出口,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上设置有与支管部分对应的接管,该接管衬于支管部分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管部分与支管部分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通过圆弧面的设置,可 降低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面的圆角为3厘米至3.5厘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管的壁厚与内管的壁厚的比值为4。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的壁厚为3-5毫米。可保证其耐腐蚀性,且材料成本较低,加工时, 内管不易破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管部分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角为37.5-4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相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70%,技术含量高出同类产品的90%。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管为碳钢材质,其结构强度较好,因而可提高管 件的整体的强度,内管为不锈钢材质,具有抗腐蚀的作用,由于内管的外壁紧贴于外管的内 壁上,因而整体的结合度较好,内管和外管在外管的轴向方向上不易产生位移,外管的壁厚 与内管的壁厚的比值为15至3,该比值下,即可提供较高的强度,又可保证其耐腐蚀性,且 整体成本较低。此产品成本比同一类产品的成本低70%,技术含量高出同类产品的9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衬不锈钢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 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内衬不锈钢管件由内管1和外管2组成,其中外管2为碳钢材质, 内管1为不锈钢材质,外管2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的主管部分21,内管1沿主管部分21 的轴向设置,且内管1的外壁紧贴于外管2的内壁上,外管2的壁厚a与内管1的壁厚b的 比值为15至3。
外管2为碳钢材质,其结构强度较好,因而可提高管件的整体的强度,内管1为不锈钢 材质,具有抗腐蚀的作用,由于内管1的外壁紧贴于外管2的内壁上,因而整体的结合度较 好,内管1和外管2在外管2的轴向方向上不易产生位移,外管2的壁厚a与内管1的壁厚 b的比值为15至3,该比值下,即可提供较高的强度,又可保证其耐腐蚀性,且整体成本较 低。
本实施例中的外管2上设置有支管部分22,主管部分21的轴线与支管部分22的轴线垂 直,该主管部分21与支管部分22连通。支管部分22的设置,可增加管件的出口,适用范围 更广。
本实施例中的内管1上设置有与支管部分22对应的接管11,该接管11衬于支管部分22 的内壁上。可保证支管部分22的耐腐蚀性。
本实施例中的支管部分22与支管部分22之间通过圆弧面23过渡连接。通过圆弧面23 的设置,可降低加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0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焊接氧化的金属软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增强层的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