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下散养土鸡用脚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7686.2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谊春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35/00 | 分类号: | A01K35/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下 散养 土鸡 用脚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下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林下散养土鸡用脚环。
背景技术
林下养殖不同于传统畜牧业,它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依托林地资源,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对土鸡进行放养,白天定时放牧,晚上再将鸡群赶回鸡舍。由于土鸡散养在广阔的林地中,鸡只易脱群,到了夜晚很难寻找走失的土鸡,所以有必要对鸡群位置情况实时监控,并设置明显的标记,避免造成损失。
传统的鸡脚环结构简单,主要为闭合型和开口型,闭合型脚环不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土鸡,并且很难将其套入鸡脚内;开口型脚环会随鸡脚的增粗而变形,但是雏鸡阶段采用此类脚环易掉落;现有的鸡脚环还采用扁平条带,配合条带上的卡楔插入插孔内,从而达到固定的目的,但固定效果不佳,易脱落,且这类脚环较细,会产生紧勒感,条带较长,鸡只间会相互刮蹭。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鸡脚环进行改进,以更好的满足林地散养土鸡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下散养土鸡用脚环,能方便的进行固定,且不易脱落;能随土鸡不断长大而扩张内径;能对散养土鸡进行准确定位,防止鸡只走失,且在夜晚能方便寻找和辨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林下散养土鸡用脚环,所述的林下散养土鸡用脚环包括硬质环体、软质环带,所述的硬质环体为弧形结构,硬质环体与软质环带相连,硬质环体上端面向外延伸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两两之间通过连通槽相连通,硬质环体下端面向外延伸设有导位槽;软质环带自由端的上端面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帽,软质环带自由端的下端面设有导位杆,导位杆的端面为球面结构,软质环带为透明塑料材质,其内部设有荧光标记层;硬质环体的上端面上设有GPS定位芯片存放单元,GPS定位芯片存放单元包括芯片存放孔、GPS定位芯片、限位板,芯片存放孔开设在硬质环体内部,GPS定位芯片的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GPS定位芯片紧密插装在芯片存放孔内。
所述的硬质环体与软质环带厚度相同,且固定环的宽度等于软质环带的厚度,固定环为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导位槽为圆弧槽,且与导位杆的端面相匹配。
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且小于固定帽的直径;连通槽的宽度小于固定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环和导位槽,能方便进行固定,不易脱落,且能随土鸡不断长大而扩张内径;设置荧光标记层,能在夜晚方便的进行寻找和辨识;设置GPS定位芯片,能实时监控鸡只的位置,防止鸡只走失,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GPS定位芯片存放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硬质环体、2-软质环带、3-固定环、4-限位孔、5-连通槽、6-导位槽、7-荧光标记层、8-固定帽、9-固定杆、10-导位杆、11-GPS定位芯片存放单元、12-芯片存放孔、13-GPS定位芯片、1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谊春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昆明谊春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7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蜂箱
- 下一篇:一种经济实用型蛋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