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灰套筒窑煤粉燃烧应用中的便携式清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4028.8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汪肖;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周中民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 套筒 窑煤粉 燃烧 应用 中的 便携式 清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灰套筒窑设备,尤其是一种石灰套筒窑煤粉燃烧应用中的便携式清渣器,其用途是对煤粉在石灰套筒窑燃烧室内高温燃烧过程中因灰分熔融产生的固、液态残留物质进行清理。
背景技术
煤粉中的灰分为不可燃物质,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燃烧剩余的灰分等残留物质会积灰,结渣。以煤粉在石灰套筒窑燃烧应用为例,该窑有十多个燃烧室,数量多、布局紧凑,受工况限制,市场上的电动工具不能直接用于石灰套筒窑燃烧室清灰,目前清理积灰、结渣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清理,需要停止煤粉喷吹,检测燃烧室内温度及气体成分对人体无害后,对积灰或结渣进行钎捣、水淬、外排等手工清理操作。因积灰部位较深,可利用的工具主要是钢钎等工具,市面没有适合的电动工具可用,手工清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造成每个燃烧室清理周期过长,影响套筒窑的生产。喷吹煤粉燃烧室在现代工业节能降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灰渣清理已经成为喷吹煤粉燃烧室推广的瓶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石灰套筒窑灰渣清理周期过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直接用于石灰套筒窑燃烧室清灰的便携式清渣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石灰套筒窑煤粉燃烧应用中的便携式清渣器,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管轴和柔性链条或钢索,所述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管轴尾端相连,管轴前端开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安装柔性链条或钢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设有冷却阀门,冷却阀门与管轴尾端连通,管轴前端封闭,并且管轴前端还开设有冷却孔。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孔和固定孔沿轴向交错开设有若干组,每组冷却孔和固定孔均沿管轴圆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箱。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石灰套筒窑煤粉燃烧室内结渣的快速清理,与传统手工清渣相比,降低了人工量,缩短了清理周期;(2)在便携式清渣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结渣部位不同更换不同长度的管轴,调整清渣面积,还可根据结渣的情况,更换不同直径、数量的柔性链条或钢索,实现不同的清渣效果;(3)采用管轴中通冷却介质由冷却孔喷出到柔性链条或钢索实现冷却效果;(4)便携式清渣器小巧灵活,可在不同燃烧室交替使用。易损件为价格低廉的柔性链条或钢索,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清渣器待机位示意图;
图2为便携式清渣机工作位a示意图;
图3为便携式清渣器工作位b示意图;
图4为打渣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1-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管轴,4-柔性链条或钢索,5-冷却阀门,6燃烧室清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灰套筒窑煤粉燃烧应用中的便携式清渣器,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2、管轴3和柔性链条或钢索4。所述动力装置1为电机,传动装置2为齿轮传动箱,动力装置1通过传动装置2与管轴3尾端相连,传动装置2设有冷却阀门5,冷却阀门5与管轴3尾端连通,管轴3前端封闭,并且在管轴3前端开设有固定孔和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和固定孔沿轴向交错开设有若干组,每组冷却孔和固定孔均沿管轴3圆周均匀分布,在固定孔安装柔性链条或钢索4。本实施例中,每组固定孔为四个,可安装四根柔性链条或钢索4,安装时相邻两根柔性链条或钢索4之间夹角均为90°,保证管轴3的动平衡。
如图1所示,需要清渣作业时,手持动力装置1手柄,此时为便携式清渣器的待机位,打开冷却阀门5注入冷却介质,将管轴3伸入燃烧室清渣孔6;如图2所示,待柔性链条或钢索4伸入燃烧室清渣孔6后,柔性链条或钢索4的末端与结渣接触,启动动力装置1,柔性链条或钢索4因离心力自由张开,开始对结渣切割、破碎、清理作业,在工作时,根据燃烧室结渣的部位,调整柔性链条或钢索4末端与结渣部位的接触部位。便携室清渣器清理范围为如图2所示便携式清渣器工作位a与如图3所示便携式清渣器工作位b之间。清渣作业完成后,停止动力装置1,将管轴3和柔性链条或钢索4抽出燃烧室清渣孔6,关闭冷却阀门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4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