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983.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神圣;刘凤伟;王宝磊;姜瑞金;徐勇;陈祖顺;张良威;肖光毅;罗辉;刘爱文;易军恩;黎巧能;江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轨 检测 装置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
背景技术
列车脱轨是铁道车辆运行中的重大行车事故。脱轨事故的发生,将造成车辆、货物、交通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损坏,严重时还将伤及生命,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找出防范的对策,减少货车脱轨事故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针对脱轨问题,可以在车辆上增加脱轨检测装置达到脱轨前预警和脱轨后制动减损的效果。在我国,铁路总公司已经组织快运货车的研制工作,晋中南重载运煤专线也将投入运用,铁路货车的快运重载需求越来越紧迫,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防止车辆脱轨。当前针对脱轨问题主要发展的是脱轨制动技术,具有脱轨预警功能的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因技术难度大,未见规模化成功案例,尚处于市场空白期,潜力和价值十分巨大。
支承座是脱轨检测装置的重要零件,起到将脱轨检测装置安装到转向架上的关键作用,保证了脱轨检测装置持续有效的工作。因此研究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其使脱轨检测装置能够稳固安装到转向架的侧架上,以实现其脱轨检测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它经铸造模具一体成型,由安装基面、筋板和连接板组合而成,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安装基面一端和筋板一端连接处形成折角,所述连接板为类似三角板形状,其一边与安装基面连接,其另一边与筋板连接,所述安装基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筋板另一端末尾设有安装铰接孔;
所述安装基面在使用时固定安装于转向架的侧架的端部位置,所述安装铰接孔与脱轨检测装置的横梁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面开设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安装孔呈矩阵分布。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面与筋板形成的折角角度为30-60°,安装基面固定安装到侧架端部位置时,安装铰接孔呈水平状态。这种设计可选择不同折角角度的支承座,使得所述安装铰接孔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便于脱轨检测装置的横梁的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铰接孔的孔径为10-30mm,深度为4-7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铰接孔保持水平状态与脱轨检测装置的横梁铰接连接,这样可以释放两个侧架的相对位移,保证转向架的性能和脱轨检测装置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支承座,其一端与脱轨检测装置的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侧架端部连接,最终使得脱轨检测装置能够安装到转向架的侧架上,这时,脱轨检测装置可以对车轮是否脱轨进行检测,实现其脱轨检测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支承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支承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基面1、安装孔1a、筋板2、连接板3、安装铰接孔4、侧架5、脱轨检测装置6、横梁6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脱轨检测装置的支承座,它经铸造模具一体成型,由安装基面1、筋板2和连接板3依次组合而成,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安装基面1一端和筋板2一端连接处形成折角,折角角度为30-60°,安装基面1固定安装到侧架5端部位置时,安装铰接孔4呈水平状态,所述连接板3为类似三角板形状,其一边与安装基面1连接,其另一边与筋板2连接,所述安装基面1开设有四个安装孔1a,且安装孔1a呈矩阵分布;
所述筋板2另一端末端设有安装铰接孔4,所述安装铰接孔4为圆柱形孔,所述安装铰接孔4的孔径为10-30mm,深度为4-7mm。
如图3所示,支承座起到将脱轨检测装置安装到转向架侧架上的关键作用,所述安装基面1在使用时固定安装于转向架侧架5的端部位置,所述安装铰接孔4与脱轨检测装置6的横梁6a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冗余容错计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载物箱高度的载物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