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位地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7279.3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13/04;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位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车位地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车位地锁技术的突飞猛进,车主使用车位地锁也越来越普及。 一种常见的地锁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车位地锁的升降。车主通过遥控器操作控制地锁的升降。 还有一种是利用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的车位地锁。
针对RFID车位地锁,车主配备一个电子标签卡片,当车辆到达车位时,车位地锁接收 端会识别电子标签卡,车位地锁自动下降,车辆驶进车位。通过自动识别实现车辆停车入位, 省去了车主使用遥控器遥控车锁升降的麻烦。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当出现车主将车辆开出 后,将电子标签卡遗留在车位或者地锁附近,由于地锁能够继续接收到电子标签卡片发出的 信号,因此保持开锁状态。然而,在车辆离开后,车位地锁应该上升进行上锁状态。
综上所述,采用RFID车位地锁控制结构复杂,且用户使用也不方便,况且现有的车位 地锁一旦出现其他车辆停靠的情况,车主一般无法进行证据收集,从而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有 效识别车辆的车牌号对车辆进行识别,有效保证和车主的权益,同时在其他车辆停靠时进行 报警和提示,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效率高等优点的智能车位地锁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车位地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 器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感应模块、传感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手动控制按键,所述控 制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模块、地锁驱动模块和遮雨帘驱动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有报警中心和用户终端,所述地锁驱动模块连接有地锁,所述遮 雨帘驱动模块连接有遮雨帘,所述控制器模块还连接有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还分别 连接有接口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车位下的探测感应传感器和设置在车位上的车牌探 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探测传感器或超声波探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在车位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在车位旁的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以及雨水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用高清晰摄像头,该摄像头设置在正对车位入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讯模块、3G、4G或5G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柔性电池板,且该电池板上面铺设在车位上,且该电 池板上方设有一层耐压透明玻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地锁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有效识别车辆的车牌号对车辆进行识别, 有效保证和车主的权益,同时在其他车辆停靠时进行报警和提示,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车位地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 分别连接有感应模块、传感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手动控制按键,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 端分别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模块、地锁驱动模块和遮雨帘驱动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 块分别连接有报警中心和用户终端,所述地锁驱动模块连接有地锁,所述遮雨帘驱动模块连 接有遮雨帘,所述控制器模块还连接有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还分别连接有接口模块 和太阳能电池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埋设在车位下的探测感应传感器和设置在车位上的车牌探 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感应传感器采用红外探测传感器或超声波探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在车位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设在车位旁的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以及雨水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用高清晰摄像头,该摄像头设置在正对车位入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ZigBee无线通讯模块、3G、4G或5G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柔性电池板,且该电池板上面铺设在车位上,且该电 池板上方设有一层耐压透明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7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镶入二维码的碑牌
- 下一篇:卧式多层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