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三角挂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522.X | 申请日: | 2016-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利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三角 挂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浇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三角挂篮。
背景技术
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又称迪维达克施工方法。自从20世纪60年代由前西德 首先使用以来,发展至今,已成为修建大中跨径桥梁的一种极为有效地施工手 段。日本预应力混凝土工业协会《关于预应力混凝土长大桥梁的调查研究报告》 指出,1972年后建造的跨境大于100m以上的桥梁近200座,其中悬灌法施工占 80%左右,挂篮作为悬灌法施工的主要设备已发展为众多种类,如平行桁架式挂 篮、三角形组合梁式挂篮、弓弦式挂篮、斜拉式挂篮及三角形桁架式挂篮等。 我国自80年代引进该工艺以来,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三角形及菱形 等型钢桁架式挂篮因其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一次移动到位等优势受到广泛欢 迎。
三角型组合梁挂篮的结构为三角形组合梁结构,由于其斜拉杆承受拉力, 大大降低了主梁的弯矩,从而可以使主梁采用单构件实体型钢,尾部通过设置 锚固系统后取消配重。该挂篮工作系数为0.5左右,该挂篮因受力合理被广泛 采用,但由于三角挂篮横梁距箱梁顶面位置较低,使得钢筋和混凝土作业面受 到一定影响。
而现有的三角形及菱形等型钢桁架式挂篮因其结构简单,在挂篮本身的梁 结构上如果需要维修或者安装辅助设备时不方便,而且不适合另外架设登高装 置,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 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桥梁三角挂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三角挂篮,包 括安装在桥体上的三角形框架,所述的三角形框架包括主梁、立杆、左斜杆和 右斜杆,所述的主梁端部还连接有张拉组件,所述的左斜杆和右斜杆上均设置 有供人行走的台阶,所述的左斜杆、右斜杆与立杆之间分别设置有不少于两个 搭桥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高度和不同数量的搭桥板。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登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杆上设置有带护栏的直立 登高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斜杆和右斜杆上均设置有配合台阶的护栏, 保证工人安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搭桥板上还设置有工具传输吊篮,可以方便、 快速地进行工具物品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三角挂篮克服了传统挂篮存 在的种种缺陷,增加了多组登高和保护装置,而且在挂篮维修或安装设备时使 得挂篮内部人和工具的转移变得非常便捷,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体,2.主梁,3.立杆,4.左斜杆,5.右斜杆,6.张拉组件,7.台 阶,8.搭桥板,9.直立登高梯,10.护栏,11.传输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 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 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三角挂篮的实施例,包括安装在桥体1 上的三角形框架,所述的三角形框架包括主梁2、立杆3、左斜杆4和右斜杆 5,所述的主梁2端部还连接有张拉组件6,所述的左斜杆3和右斜杆4上均设 置有供人行走的台阶7,所述的左斜杆4、右斜杆5与立杆3之间分别设置有两 个搭桥板8,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高度和不同数量的搭桥板8,为了方便登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杆3上设置有带护栏的直立登高梯9;所述的左斜杆4和右 斜杆5上均设置有配合台阶7的护栏10,保证工人安全,所述的搭桥板8上还 设置有工具传输吊篮11,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工具物品的传递,本实用新型 的桥梁三角挂篮克服了传统挂篮存在的种种缺陷,增加了多组登高和保护装 置,而且在挂篮维修或安装设备时使得挂篮内部人和工具的转移变得非常便 捷,值得推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 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 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 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利,未经马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拱肋横向联系增强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行轮胎式U型梁运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