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仪表用远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6369.0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荣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仪表 用远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仪表 用远控装置。
背景技术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 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特别是冶金工业,因为人力成本不断提高, 以及站点较多、位置偏远分散等原因,多开始采用远控装置进行检测 维护,而现有技术中的远控装置存在散热性能较差,散热效果不佳等 问题。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 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子仪表自动检测 微调系统[申请号:CN201220742285.2],包括蓄电装置、充电孔、标 准检测接口端、数据仪、微芯处理系统、校准检测接口端、LCD数字 屏、USB存储系统、控制盘,其特征在于:标准检测接口端、校准检 测接口端分别通过数据仪与微芯处理系统连接。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散热性 能较差,散热效果不佳,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的自动化仪表用远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动化仪 表用远控装置,包括设于自动化仪表内的处理器,所述的处理器通过 无线传输模块与位于远端的远程控制器,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与 处理器相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和与远程控制器相连接的无线发送模 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控 制元件,所述的控制元件的下方设有固定在壳体上的散热装置,所述 的壳体上开有供散热装置安装的凹槽,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在远 程控制器下部的散热座,所述的散热座中部开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 壁通过若干连接杆与风扇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之间形成下散 热口,所述的风扇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的散热座上设有环 绕风扇的环形框体且环形框体的上端面高于风扇的上端面,所述的环 形框体包括内环形框和外环形框,所述的内环形框和外环形框之间形 成环形凹槽,所述的内环形框上开有与环形凹槽相通的内散热口,所 述的外环形框上开有与环形凹槽相通的外散热口,所述的内环形框上 铰接有位于环形凹槽内的导风板,所述的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散热座滑 动连接,所述的外环形框与散热座转动连接,所述的内环形框与散热 座固定连接。风扇转动,将热风通过内散热口和外散热口排出,其中, 导风板对热风具有导向作用,使得热风能够顺着导风板流出,而不是 在环形框体内形成微循环,此外,还可通过相对转动内环形框和外环 形框,改变外散热口和内散热口的相对位置,以适应风扇启动时热风 的流向,灵活性强,散热效果好,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自动化仪表用远控装置中,所述的导风板位于内散热口 的一端,且导风板包括第一曲面板、第二曲面板和第三曲面板,所述 的第一曲面板和第二曲面板弧形相接,所述的第二曲面板和第三曲面 板弧形相接,所述的第一曲面板的曲率大于第二曲面板的曲率,第二 曲面板的曲率大于第三曲面板的曲率。
在上述的自动化仪表用远控装置中,所述的环形框体的上端连接 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上开有若干上散热口。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自动化仪表用远控装置的优点在于:风扇 转动,将热风通过内散热口和外散热口排出,其中,导风板对热风具 有导向作用,使得热风能够顺着导风板流出,而不是在环形框体内形 成微循环,此外,还可通过相对转动内环形框和外环形框,改变外散 热口和内散热口的相对位置,以适应风扇启动时热风的流向,灵活性 强,散热效果好,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处理器1、远程控制器2、壳体3、控制元件4、散热座5、 风扇6、内环形框7、外环形框8、外散热口9、内散热口10、导风 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荣,未经张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6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板粘接聚氨酯板的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