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5469.1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泽;陈智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宫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H01R12/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板端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板端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牢固定位于外部装置上的USB板端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连接器普遍地用在电子产品,如手机、PDA、计算机、MP3等的内部或周边,用于转接信号或电源。传统的电连接器在连接形式上大概分为公、母两种连接器。但随着产业的进步,为满足不同的产品、不同功能及不同传输性能的要求,更多种类的电连接器应运而生。
传统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绝缘本体、若干信号端子及一扣合板。绝缘本体容置于金属外壳内部,若干信号端子容置于绝缘本体内部,用以传输信号,扣合板扣合于金属外壳后部,用以保护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信号端子。
现有电连接器与外部装置如PCB板连接时,仅以绝缘本体下的固定柱及导电端子之焊接部与PCB相固定,其固定力量不够,在公连接器多次的插拔下容易使导电端子与PCB焊接处相脱离,造成信号的断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SB板端电连接器,该USB板端电连接器其大大简化了整个电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制程,降低了生产报废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增加了重工的简易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板端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金属屏蔽壳、第一导电线排和第二导电线排,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第二导电线排分别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中,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第二导电线排各自一端与线端连接而另一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第一塑料座包括第一水平本体和位于第一水平本体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一竖直本体,所述第一导电线排由第一线端端子、SMT端子和位于第一线端端子、SMT端子之间的第一折弯部组成,所述第一线端端子位于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所述第一折弯部嵌设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竖直本体内,所述SMT端子裸露于第一竖直本体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包括第二水平本体和位于第二水平本体后端且与其垂直的第二竖直本体,所述第二导电线排由第二线端端子、直插端子组成,所述第二线端端子位于嵌设于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上,所述直插端子嵌设于第二塑料座的第二竖直本体上且其端部裸露出第二竖直本体端面;
所述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第一导电线排的第一线端端子与第二导电线排的第二线端端子背对背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壳套装于第一塑料座的水平本体、第二塑料座上;
所述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位于第一水平本体的一对凹槽两侧均设置有凸筋,所述凹槽的前部设置有便于弹片滑动的斜坡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设置有一隔离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与第一塑料座之间通过2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座的前端面设置有卡勾部,此卡勾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本体的前端面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凸筋的前端面为斜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其采用第二塑料座的第二水平本体与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之间通过至少一对导柱和定位孔连接,简化了塑胶模具的设计,此结构无需两次或者三次注胶,注胶生产良率有明显提升,模具生产具有稳定性。上下分体式组装,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组装制程工艺,降低了生产报废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其次,其金属屏蔽壳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弹片,所述第一塑料座的第一水平本体上表面设置有一对与弹片对应的凹槽,所述弹片嵌入凹槽内;位于第一水平本体的一对凹槽两侧均设置有凸筋,所述凹槽的前部设置有便于弹片滑动的斜坡部,既便于金属屏蔽壳与第一塑料座、第二塑料座组装,也可形成止退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板端电连接器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宫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宫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5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