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斜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4822.4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5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特依伽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8/02 | 分类号: | A43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斜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鞋底斜割机。
背景技术
斜割机主要应用于鞋底加工,被加工件通过斜割机斜向切割,将原本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切割成截面为梯形的长条,被加工件再经过分段裁断成为鞋底的鞋跟形状。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2786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型鞋底斜割机,该斜割机前端为进料台,进料台的后端依序为调整轮台座及切割台座,调整轮台座面板后端上、下设有可调整高低位置的滑座,滑座上各设有转盘,上转盘底端、下转盘顶端各设有导轮,可利用斜度调整结构带动转盘旋转,利用紧压结构令转盘定位,而使上、下导轮呈适当的倾斜状。
上述方案中,斜割机容易使得高速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碎料散落,并且产生的切削碎料体积小、数量多,造成底面的切削碎料收集困难,不便于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收集使用切削碎料的鞋底斜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鞋底斜割机,包括进料台、加工台座、出料台,所述加工台座上设有上导轮和下导轮,所述出料台上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集屑台,集屑台上设有通往集屑台内部的收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削碎料通过收纳槽聚集至集屑台,而集屑台拆卸后可以倾倒出切削碎料至相对应的容器内,通过二次加工回收,实现切削碎料的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屑台包括设置于出料台侧面的挡板、设置于出料台底面的收集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防止切削碎料随着整体振动不断移动倒出,避免了已收集到的切削碎料再次移出集屑台造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板上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容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纳槽增加了收集板的容纳面积,单一一次收集的量更大,避免拆装集屑台过频繁,浪费人力,并且容纳槽的截面为三角形,容纳槽内只形成一次转角,保证了倾倒切削碎料时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上设有横向排布的若干凸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条类似加强筋的效果,增加了收集板的结构强度,保证收集板的承重能力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板远离挡板的一侧倒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板上的倒斜面可以作为收集板斜向支撑时的支撑面,方便倾倒切削碎料时斜置收集板,通过重力作用引导切削碎料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截面为L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作为加工材料进入上、下导轮前的调整轨道,通过限位板方便加工材料定位和放置,节省了加工时的校准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有滑移槽,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滑移槽可拆卸连接的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限位板上的螺栓就能够调整限位板的位置,以对准上、下导轮,并且限位板的结构出现弯折后,拆卸后能够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台上设有向下翻折的翻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在使用时腰部是对着进料台的,在送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撞到进料台,因此翻边增加了腰部与进料台碰撞时的接触面积,也就减少了压强和疼痛感,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加强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被加强板支撑,防止使用人员反复碰撞后使得限位板进一步弯折变形,加强板提高了限位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与限位板焊接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固定后的限位板和加强板结构更加紧凑,成型方便,结构连续性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将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碎料收集、方便切削碎料进一步放置到其他装置内,在进料台一侧则通过限位板增加了加工效率,避免反复校准浪费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导轮和集屑台拆分后的立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特依伽鞋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特依伽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4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