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智能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4000.6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牟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维军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6;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9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注射成型和金属压铸成型模具,是一种高智能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生产制品一种必备工装,它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标准化生产是十分重要的。现有注射模具或金属压铸模具安装到注射机或压铸机后,各种技术参数(如合模压力、开模间距、模具温度、推出力、开模力、注射压力)需通过注射机或压铸机的调节才能获得。一旦注射机或压铸机的条件改变,就得重复调试模具的各项技术参数。现有模具不具备感知、分析和控制的功能。对于注射成型或压铸成型,发现现有模具存在下列缺陷:1、模具安装到注射机或压铸机上,调节模具开模间距,需要反复调试,无法精确显示开模的间距。2、模具和注射成型材料所需温度得通过反复的注射和调试才可进入正常生产。3、模具的推出机构得多次进行推出调试在得知推出行程和推出力后,才可进行生产。4、模具各种零件的锁紧和打开也得需反复调试后才能进行生产。5、注射或压铸的速度、压力、开模力、锁模力无法直接获得,得通过反复调试才能取得参数。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提供如下一种模具来解决现有模具的不足。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CN201989306U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模内变温注射成型模具,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具上设置感温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模具工作的温度的控制。中国专利CN200610155246.1公开了一种嵌入式闭环控制模具保护系统,该系统在模具被检测部位安装传感器,信号采集装置收集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从而实现对模具的保护,它未公开模具的传感器种类及具体作用。中国专利CN201800153U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模具装置,智能调温模具装置模具上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感温器,利用感温器来控制模具,使模具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状态。中国专利CN103230977A公开了一种嵌入式集成智能模具,该专利利用模具上嵌入的各种传感器来获取模具上的各种信息调整模具工作的技术参数,保证模具加工实时处于监控及正确加工状态下,减少不良品,但该专利只针对冷冲压模具而并未提到金属压铸模具和塑料注射模具。而实质上冷冲压模具与塑料注射模具、金属压铸模具是完全不同的。冷冲压模具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冷加工的方法。冷冲压模具的结构与注射模具或压铸模具的结构完全不同,而注射模具或压铸模具是将成型制品的原材料通过注射机或压铸机熔化成流体,然后再由注射机或压铸机对流动的熔体施压,压入模具内填充模具型腔完成制品的成型。综上所述,即现有技术中虽见有通过在模具中设置传感器来控制的模具,虽在冲压模具中能见设置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综合控制冷冲压模具生产中的各种参数,但未见在塑料注射模具和金属压铸模具上综合设置多种传感器来综合控制并获取模具生产中的各种实验参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注射成型模具或压铸成型模具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智能模具来解决现有注射成型模具或压铸成型模具的缺陷。它能够综合获得模具上的各种信息来调整模具加工时的技术参数,保证模具加工实时处于监控及正确加工状态下,减少不良产品,减少注射压力的损失,增长模具寿命,减少模具反复的调试过程,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维军,未经牟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4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面板注塑模具局部薄壁加热成型机构
- 下一篇:注塑模具牙轴防卡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