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防卡涩变频声波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2512.9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东;孙书伟;周磊;孟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惠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B08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李富华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防卡涩 变频 声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防卡涩变频声波清灰装置,是一种环保装置,是一种利用机械方式产生振动清除环保过滤其中灰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声波的振动作用,清理烟道和烟气过滤装置上的烟气灰尘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清灰方法。现有的高效变频声波清灰器装置使用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声波发生器腔室内壁与旋转轴盘侧端面的配合面积较大,由于压缩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份或杂质,另吹灰器在运行间隔期间锅炉烟气中的灰尘、含腐蚀性的气体倒灌到发生器中,引起轴盘侧端盖与轴盘侧端面之间异物堆积,导致其旋转轴盘经常卡涩;(2)压缩空气在通过旋转轴盘和发声口过程中,对旋转盘的轴向方向形成一定的作用压力,长期运行造成旋转轴盘轴向变形,引起旋转轴盘与轴盘侧端盖贴合产生摩擦阻力或直接卡涩;(3)结构较为复杂、机械加工难度大、现场无法拆卸维护,所以制造、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防卡涩变频声波清灰装置。所述装置通过修改发生部件的形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防卡涩变频声波清灰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与旋转盘连接,所述的旋转盘由稳压腔外壳包围,所述的稳压腔壳体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发声口,所述的发声口依次与声波导管和套筒连接,所述的旋转盘沿外圆周均布多个发声腔,所述的发声腔是旋转盘沿径向延伸至旋转盘外圆周的缺口,所述的发声口设置在旋转盘的直径方向与发声口对应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是调速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盘上的发声腔的数量为8~10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盘与发声口之间的间隙为0.1~0.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声波导管为分段铸造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声波导管和套筒的回转母线是双曲线。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径流发声的方式,与现有的轴流发声方式的声波清灰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盘与腔室、发声口的配合面积得到极大的减小,并且有自清洁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旋转轴盘卡涩的发生,从而大大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稳压室的容积增加了近一倍,产生的声波更加稳定。声波生成器内的旋转轴盘结构将气流切割成为正弦波而成声波,声波经双曲声波导管调制放大。扩大输出频率范围,增大声波辐射功率,且噪声辐射符合国家劳动卫生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装置的旋转盘结构示意图,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高效防卡涩变频声波清灰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电机2,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与旋转盘3连接,所述的旋转盘由稳压腔外壳4包围,所述的稳压腔壳体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5和发声口6,所述的发声口依次与声波导管7和套筒8连接,所述的旋转盘沿外圆周均布多个发声腔301(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声腔是旋转盘沿径向延伸至旋转盘外圆周的缺口,所述的发声口设置在旋转盘的直径方向与发声口对应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的基本原理是:压缩空气充满了稳压腔,是稳压腔中具有一定的空气压力。稳压腔中的空气的唯一出口是发声口。旋转盘沿外圆面上设置了多个称为发声腔凹槽,使旋转盘在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的形状类似于齿轮。旋转盘的外圆面与发声口之间只有很小的间隙,所以旋转盘的外圆面基本是堵住了发声口,但当旋转盘旋转到凹槽的部位时,发声口打开,压缩空气可以经发声口流出稳压腔,如图2所示中箭头B的方向。由于旋转盘快速的旋转(图2中箭头C的方向),发声口快速反复的打开关闭,旋转盘不断快速的切割发声口处的气流,使空气在发声口产生振动,即产生了声音。产生的声音在波导管和套筒的被放大和输出,最终成为较为强烈的空气振动的声波,并利用声波的震动作用清除烟道和过滤器上堆积的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惠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惠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炉稳压吹管系统
- 下一篇:硫回收装置余热回收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