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2329.9 | 申请日: | 201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初瑞光;孙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初瑞光 |
主分类号: | F16K31/52 | 分类号: | F16K31/5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供热 自动控制 阀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
背景技术
管道集中供热系统中用以传送热量的中间媒介,也称热媒或带热体。现代热工过 程中广泛采用的供热介质是水,因为水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热容量大,在换热过程中能经 济有效地循环运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也普遍采用水为供热介质,以热水或蒸汽的形态,从 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热水供热系统由水泵驱动进行循环,水的流速约为1~2 米/秒,输送半径达10公里以上。供回水温度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 统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设计供水温度多采用130°C或150°C,回水温度则为70°C。当室外 气温高于采暖计算温度时,常用降低介质温度的方法进行调节。这样既可减少输送介质途 中的管道热损失,又便于利用供热机组的低压抽汽,提高热电厂供热的经济效益。由于水的 比热大,蓄热能力高,因此供热系统运行有波动时,供热状况仍较稳定。热水供热系统运行 中介质漏损少,所需补给水量较小,补给水的处理要求也较低。蒸汽供热系统靠蒸汽本身的 压力输送,每公里压降约为0.1兆帕,中国热电厂所供蒸汽的参数多为0.8~1.3兆帕,供汽 距离一般在3~4公里以内。蒸汽供热易满足多种工艺生产用热的需要;蒸汽的比重小,在高 层建筑中不致产生过大的静压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为25~40米/秒;供热系统 易于迅速启动;在换热设备中传热效率较高。但蒸汽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热能及热介质损 失较多,热源所需补给水不仅量大,而且水质要求也比热网补给水的要求高。供热介质的选 择既要能满足多数热用户的需要,也要符合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中国城市集中供热 的对象主要是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等低位热能用户,一般以热水为供热介质。厂区供 热系统主要满足生产工艺用热,通常以蒸汽为供热介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 控制阀门阀芯模块,其主要构造有:模块脚架、支架板、轴圈块、轴芯、六角栓、调芯块、曲轴 a、曲轴b、曲轴c、夹持臂、调节杆、弧形阀块、拨块、阀芯轴、橡胶块、弧槽,所述的模块脚架一 侧固定有支架板,支架板上通过轴芯依次贯通固定有轴圈块、调芯块,其中轴芯末端设有六 角栓;
所述的调芯块依次铰接曲轴a、曲轴b、曲轴c形成一个曲轴联动机构;曲轴c一端贯 通于模块脚架顶端后固定于夹持臂内,夹持臂末端夹持有调节杆,调节杆末端铰接于拨块 上,拨块内夹持弧形阀块,所述的弧形阀块被橡胶块所夹持;
所述的弧槽之间固定有阀芯轴,橡胶块被阀芯轴所固定。
上述的阀芯轴数量为5-25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作为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 门的阀芯,其自动控制效果好;产品设计中采用多模块步进式控制,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整体一侧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整体另一侧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爆炸结构图。
图中1-模块脚架,2-支架板,3-轴圈块,4-轴芯,5-六角栓,6-调芯块,7-曲轴a,8- 曲轴b,9-曲轴c,10-夹持臂,11-调节杆,12-弧形阀块,13-拨块,14-阀芯轴,15-橡胶块,16- 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管道供热的自动控制阀门阀芯模块,其主要构造有:模块脚架1、支架 板2、轴圈块3、轴芯4、六角栓5、调芯块6、曲轴a7、曲轴b8、曲轴c9、夹持臂10、调节杆11、弧形 阀块12、拨块13、阀芯轴14、橡胶块15、弧槽16,所述的模块脚架1一侧固定有支架板2,支架 板2上通过轴芯4依次贯通固定有轴圈块3、调芯块6,其中轴芯4末端设有六角栓5;
所述的调芯块6依次铰接曲轴a7、曲轴b8、曲轴c9形成一个曲轴联动机构;曲轴c9 一端贯通于模块脚架1顶端后固定于夹持臂10内,夹持臂10末端夹持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 末端铰接于拨块13上,拨块13内夹持弧形阀块12,所述的弧形阀块12被橡胶块15所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初瑞光,未经初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2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