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0”类轴承保持器全自动成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277.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雨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47/22;B65G1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保持 全自动 成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O”类轴承保持器全自动成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承保持器的生产中,“O”类轴承保持器成摞工作全为人工完成,这种传统技术占用大量人力,工作效率低,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的“O”类轴承保持器全自动成摞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O”类轴承保持器全自动成摞机,主要由机架、定位辊轴、张紧辊轴、压轮、纵向传送带、滑道、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电机组成,其中,定位辊轴、张紧辊轴、压轮通过转轴固定在支架上,且上述各转轴相互平行。纵向传送带挂接在在定位辊轴、张紧辊轴上,纵向传送带外表面分布数排与传送带垂直的挂钩;压轮装在两定位辊轴之间,压轮有二个以上,诸压轮同轴均匀分布,压轮压在纵向传送带两排挂钩之间,压轮比两定位辊轴稍低,这样压轮在两定位辊轴之间的纵向传送带上压出一个下凹槽。电机通过传输带与定位辊轴连接。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与纵向传送带、接杆之间分别安装滑道,滑道的底端设有接口。接杆位于接口下面,接杆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底部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包括轨道基板、鼠尾轨道,轨道基板与机架连接,鼠尾轨道与轨道基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工件倒入纵向传送带被压轮压出的凹槽内。随着纵向传送带随定位辊轴沿向前不断的运行,工件在挂钩的拨动下在槽中翻滚。凡套在挂钩上的工件被带上顶端后落入滑道继而滑入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如图3所示;工件通过轨道(上方箭头所示)滑入鼠尾轨道。当球面向上(称为正向)的保持器滑入鼠尾轨道时,其球窝紧扣鼠尾轨道,其将沿鼠尾轨道滑入图下方箭头右边的滑道滑入接收杆。当球面向下(称为反向)的保持器滑入鼠尾轨道时,其无法扣紧鼠尾轨道,将脱离鼠尾轨道,沿图3下方箭头所示方向滑入下方滑道滑入接收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工效8-10倍,噪音小、耗能小无工件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纵向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O”类轴承保持器全自动成摞机,如图1、2所示,定位辊轴1、张紧辊轴2、压轮3通过转轴固定在机架上,且上述各转轴相互平行。纵向传送带4挂接在在定位辊轴1、张紧辊轴2上,纵向传送带4外表面分布数排与传送带垂直的挂钩8;压轮3装在两定位辊轴1之间,压轮3有二个以上,压轮3同轴均匀分布,压轮3压在纵向传送带4上,处在两排挂钩8之间,压轮3比两定位辊轴1稍低,压轮3在两定位辊轴1之间的纵向传送带4上压出一个下凹槽。电机7通过传输带与定位辊轴1连接。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与纵向传送带4、接杆10之间分别安装滑道5,滑道5的底端设有接口9。接杆10位于接口9下面,接杆10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底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保持器正反识别分离装置包括轨道基板6、鼠尾轨道11,轨道基板6与机架连接,鼠尾轨道11与轨道基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雨,未经孙文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