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冷油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0626.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袁阿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2100 河南省三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降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行业的换热设备,尤其是一种电加热冷油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是产品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化工产品需要在100℃以上才能高效合成,所以一般需要导热油加热。电加热导热油系统由导热油加热器、循环管道、输油泵、换热管四部分组成。导热油在加热器中被加热到使用温度后,经泵传输到换热管道,通过间接热交换将热量传给需要加热的物料,传热后,温度降低的导热油经循环管道重新回到加热器,然后被加热到使用温度循环加热。当物料加热过程完毕,加热器停止对导热油的加热,此时循环管道和换热管里的导热油温度依然很高,物料降温缓慢,后处理困难。
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换热系统的结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加热冷油降温系统,解决了电加热导热油系统静置降温慢的问题,避免了换热设备中副反应的发生,缩短降温时间,有利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物料加热完毕实现物料的快速降温过程。节约时间,而且能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加热冷油降温系统,是由:反应釜、夹套、电加热丝、热油储罐、冷油储罐、泵、冷却器、进出油管、热进油管、热回油管、热溢出油管、冷进油管、冷回油管、冷循环管、进阀门、总阀门、热回油阀门、热溢出阀门、冷循环阀门、冷回油阀门构成;反应釜外周设置夹套,夹套的内壁上固定设置至少两根电加热丝,夹套底部与泵之间设置进出油管,进出油管上靠近泵一侧设置进阀门,靠近夹套一侧设置总阀门,夹套上方设置两个出油口,其中一个出油口与热油储罐之间设置热溢出油管,热溢出油管上设置热溢出阀门,所述热油储罐的出油口与泵之间设置热进油管,另一个出油口与冷油储罐之间设置冷循环管,冷循环管上靠近反应釜一侧设置冷循环阀门,靠近冷油储罐一侧设置冷却器,所述冷油储罐的出油口与泵之间设置冷进油管,总阀门和进阀门之间的进出油管与热油储罐的进油口之间设置热回油管,所述热回油管上设置热回油阀门,总阀门和进阀门之间的进出油管与冷油储罐的进油口之间设置冷回油管,所述冷回油管上设置冷回油阀门。
工作原理为:当反应釜需要供热时,热油储罐内的油经热进油管进入泵被加压,打开进阀门、总阀门和热溢出阀门,关闭其它阀门,经进出油管进入反应釜外周的夹套,油充满夹套后,多余的油从夹套上方的出油口进入热溢出油管流回热油储罐,关闭各阀门,对电加热丝通电使其对换热空腔内的油加热,油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热油通过反应釜壁与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间接热交换,油温降低,通过调整电加热丝的功率使热油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使反应釜内的物料被加热至设定温度,打开总阀门和热回油阀门,关闭其它阀门,夹套内的热油进入进出油管和热回油管流回热油储罐;打开进阀门、总阀门和冷循环阀门,关闭其它阀门,冷油储罐内的冷油经冷进油管进入泵被加压,经进出油管进入夹套,冷油通过反应釜壁与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间接热交换,夹套内的冷油温度上升,经冷循环管进入冷却器降温,降温后的冷油流回冷油储罐,再经泵进入换热空腔,按以上过程循环至反应釜内的物料被冷却至设定温度;打开总阀门和冷回油阀门,关闭其它阀门,夹套内的冷油进入进出油管和热回油管流回冷油储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加热导热油系统静置降温慢的问题,避免了换热设备中副反应的发生,缩短降温时间,有利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冷油储罐和冷却器,具备加热功能和降温功能,在物料加热完毕实现物料的快速降温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缓慢的降温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可能引发副反应,影响产品纯度。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能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反应釜1、夹套2、电加热丝3、热油储罐4、冷油储罐5、泵6、冷却器7、进出油管8、热进油管9、热回油管10、热溢出油管11、冷进油管12、冷回油管13、冷循环管14、进阀门15、总阀门16、热回油阀门17、热溢出阀门18、冷循环阀门19、冷回油阀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反应釜1外周设置夹套2,夹套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至少两根电加热丝3,夹套2底部与泵6之间设置进出油管8,进出油管8上靠近泵6一侧设置进阀门15,靠近夹套2一侧设置总阀门16,夹套2上方设置两个出油口,其中一个出油口与热油储罐4之间设置热溢出油管11,热溢出油管11上设置热溢出阀门18,所述热油储罐4的出油口与泵6之间设置热进油管9,另一个出油口与冷油储罐5之间设置冷循环管14,冷循环管14上靠近反应釜1一侧设置冷循环阀门19,靠近冷油储罐5一侧设置冷却器7,所述冷油储罐5的出油口与泵6之间设置冷进油管12,总阀门16和进阀门15之间的进出油管8与热油储罐4的进油口之间设置热回油管10,所述热回油管10上设置热回油阀门17,总阀门16和进阀门15之间的进出油管8与冷油储罐5的进油口之间设置冷回油管13,所述冷回油管13上设置冷回油阀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0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