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氧机的进排控制阀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7822.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新节能环保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K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7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氧机 控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机的进排控制阀板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氧机中,进排控制阀采用管道连接方式,零件间易出现漏气的现象,如何改善这种结构,克服管道连接中漏气现象是本行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氧机的进排控制阀板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连接中漏气现象。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方案解决:一种制氧机的进排控制阀板组件,包括阀体,与阀体连接的进、排气电磁阀和吸附缸,其中,
所述的阀体中心设有压缩空气螺纹接口,在左右二侧均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穿孔,各穿孔内设有导向柱;
进气、排气电磁阀通过穿孔连通固定在阀体的左右二侧;
左、右吸附缸通过接口连通阀体左右二侧的穿孔,并由进、排气阀控制,在排气口设有消音器,其中,左、右吸附缸分别受左、右进气电磁阀控制,利用导向柱将由压缩空气螺纹接口进入的压缩空气分配到阀体二侧导向柱,通过进气电磁阀通断控制将压缩空气送入左、右吸附缸;并经过左、右排气电磁阀的通断控制,将左、右吸附缸内剩余气体分别通过消音器排出阀体。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在阀体内部设有穿孔,通过穿孔连接方式与外部直接固定在阀体上的电磁阀、消音器部件组成阀板组件,在制氧机整机装配中,无需任何管道连接直接完成了制氧机空气切换的全部动作过程,有效的克服了管道连接中的漏气现象。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左、右吸附缸的接口为螺纹接口,设在阀体上表面,在左、右吸附缸的接口下方阀体的侧边各分布有四个穿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阀体由金属或高强度塑料材料加工而成的长方体,在长方体中心线处设有压缩空气螺纹接口,二侧对称设有与该压缩空气螺纹接口贯通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屏弃了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零件的一体性能,减少了管道连接中易漏气难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阀体;
11——右进气电磁阀;12——左进气电磁阀;
13——右排气电磁阀;14——左排气电磁阀;
21——右吸附缸接口;22——左吸附缸接口;
31——右消音器;32——左消音器;
51、52、53、54——左一、二、三、四导向柱;
55、56、57、58——右一、二、三、四导向柱;
6——柱形橡胶减震器;
7——压缩空气螺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施例阀板组件由阀体1,进、排气电磁阀,消音器,吸附缸接口,压缩空气螺纹接口和各穿孔内的导向柱组成。
如附图1所示一种制氧机的进排控制阀板组件,包括板式阀体1,与阀体1连接的进、排气电磁阀和吸附缸,其中,
所述的阀体1由金属或高强度塑料材料加工而成的长方体,在长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处设有压缩空气螺纹接口7,在该阀体1的左右二侧对称设有多个与该压缩空气螺纹接口7贯通的穿孔,每个穿孔内设有导向柱,可以是导向螺柱,如图1所示:
在阀体1的左右二侧下方,各并列设有进、排气电磁阀通过穿孔连通固定,其中,右进气电磁阀11和左进气电磁阀12设在压缩空气螺纹接口7近端,而右排气电磁阀13和左排气电磁阀14设在压缩空气螺纹接口7远端。
所述左、右吸附缸的接口为螺纹接口,包括右吸附缸接口21和左吸附缸接口22,设在阀体1上表面,在左、右吸附缸的接口下方阀体1的侧边各分布有四个穿孔,包括左一、二、三、四导向柱51、52、53、54和右一、二、三、四导向柱55、56、57、58。
吸附缸通过右吸附缸接口21和左吸附缸接口22连通阀体二侧的穿孔,并由进、排气电磁阀控制,在左、右排气口设有消音器,包括右消音器31和左消音器32。
在装配时,底部设有柱形橡胶减震器6。
本实用新型利用导向柱将由压缩空气螺纹接口7进入的压缩空气分配到阀体1二侧的导向柱,通过右进气电磁阀11通断控制将压缩空气送入右吸附缸,通过左进气电磁阀12通断控制将压缩空气送入左吸附缸;
通过右排气电磁阀13的通断控制右吸附缸内剩余气体,经右消音器31排出阀体1;通过左排气电磁阀14的通断控制左吸附缸内剩余气体,经左消音器32排出阀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新节能环保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仁新节能环保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7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