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6399.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弘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511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连续 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对于汽车各个方面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汽 车零部件强度和尺寸精度方面直接的影响汽车的寿命和安全性。现有一种前保 持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凹槽部(3)和弯折部(4),所述主体 (1)上开有通孔(2),所述弯折部(4)上开有方形孔(5),且方形孔(5)上 设置折板(6),该前保持架的结构复杂,现有的加工方法是通过单工序冲压模, 分为5个工序来完成(开料、压型、切边冲孔、翻耳、折角),需要占用5台加 工设备和多个操作人员,周转箱及周转空间都需比较大的场地,生产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因工序多品质也难管控,不良率增加,成本相对就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 以解决现有的前保持架加工技术存在工序不连续、周转空间大和生产效率低的 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续冲压模,通过该冲压具可以同时进行多道工序加工,节 省加工时间和加工设备,根据前保持架特点设计了定位模具,使得原料得到充 分利用,防止加工错位,提高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 述下模具中间设置有送料轨道,送料轨道的左端为进料端,右端为边料出端, 所述上模具通过设置液压机构驱动,所述上模具分为两层,并通过弹性机构连 接,上模具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切刀、第二切刀、成型凹镶件、第三切刀、 第四切刀、撕口冲针、折弯冲头、圆冲针和落料冲头,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 刀、第三切刀、第四切刀在下模具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切模、第二切模、 第三切模、第四切模,所述成型凹镶件在下模具对应位置设置有成型凸镶件, 且所述成型凸镶件底部还设置有顶料装置,所述撕口冲针在下模具对应位置设 置有撕口模,所述折弯冲头在下模具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模,所述圆冲针在下 模具对应位置设置有冲孔模,所述落料冲头在下模具对应位置设置有出料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上模具运动导向的外导 柱和内导柱。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还设置有引导冲和导正销。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上还设置有边料切刀,所述边料切刀设置于边料出 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凸镶件的数量为两套。
本连续冲压模具在送料轨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机构,可将原料钢板往送料 轨道推送,模具中分别设置第一切刀、第二切刀、成型凹镶件、第三切刀、第 四切刀、撕口冲针、折弯冲头、圆冲针和落料冲头,通过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 进行前保持架的外框的切割,使得前保持架的外部框架成型;再通过成型凹镶 件与成型凸镶件配合对原料钢板的中部进行拉伸,形成凹槽部;通过第三切刀 切割相邻和相对两个前保护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分离;第四切刀用于形成 前保护架的方形孔,再通过撕口冲针形成方形孔上的折板;折弯冲头用于将前 保护架的下部折弯,形成所述折弯部;最后通过圆冲针进行通孔的加工,落料 冲头将成品冲入出料滑道进行收集;形成连续的冲压工艺,节省加工时间,避 免不同模具的转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前保持架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原料钢板至钱保持架成品的加工俯视图;
图5为原料钢板至钱保持架成品的加工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吊装夹具,该夹具能够对轧辊形成稳定的夹持 作用,同时操作方便快捷,运行过程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弘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弘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6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丝管及其拉索组合件
- 下一篇:一种齿形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