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条弯曲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6124.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房晋洪;王少舫;宋树平;田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条 弯曲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器,尤其是一种板条弯曲换能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低频换能器主要为动圈式发射换能器,其缺点是:电声效率很低,仅能达到0.1%;而现有的压电陶瓷发射换能器,由于受振动模态制约,在有限的尺度空间下,其工作频率很难达到超低频段(30~100Hz)。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条弯曲换能器,可以解决工作频率很难达到超低频段的问题,具有超低频的机械谐振频率,在谐振点附近,可大幅提高电声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条弯曲换能器,包括透声橡胶壳体,透声橡胶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透声橡胶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形成密闭油囊,密闭油囊内填充有油层,下端盖顶部安装有固定座,多个板条振子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并每隔一定距离布置形成一定形状,多个板条振子之间的固定座上设置有压力释放背衬,电缆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在上端盖上,各板条振子分别与电缆电连接;
板条振子中,金属支板两侧各粘结有第一压电陶瓷晶片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构成振动主体,再将所述的振动主体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支板固定座上,第一压电陶瓷晶片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在电路形式上并联。
多个板条振子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
多个板条振子并每隔一定距离布置形成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条弯曲换能器,通过板条振子上第一压电陶瓷晶片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在机械形式上串联,电路形式上并联的模式,在电场激励下其振动方向相反,一片伸张时另一片收缩,一片收缩时另一片伸张,如此往返交替,为金属支板提供了一个弯曲振动的驱动力。故此,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板条振子产生超低频的弯曲振动。若干个板条振子同时、同向振动可带动周围介质的振动,可以解决工作频率很难达到超低频段的问题,具有超低频的机械谐振频率,在谐振点附近,可大幅提高电声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条振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板条弯曲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声橡胶壳体6,透声橡胶壳体6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3和下端盖8,透声橡胶壳体6、上端盖3和下端盖8之间形成密闭油囊,密闭油囊内填充有油层4,下端盖8顶部安装有固定座9,多个板条振子5固定安装于固定座9上并每隔一定距离布置形成一定形状,多个板条振子5之间的固定座9上设置有压力释放背衬7,电缆1通过法兰盘2固定安装在上端盖3上,各板条振子5分别与电缆电连接;
板条振子5中,金属支板10两侧各粘结有第一压电陶瓷晶片11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12,构成振动主体,再将所述的振动主体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支板固定座13上,第一压电陶瓷晶片11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12在电路形式上并联。
多个板条振子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固定座9上。
多个板条振子5并每隔一定距离布置形成圆形或方形。
板条振子5上第一压电陶瓷晶片11和第二压电陶瓷晶片12在机械形式上串联,电路形式上并联的模式,在电场激励下其振动方向相反,一片伸张时另一片收缩,一片收缩时另一片伸张,如此往返交替,为金属支板10提供了一个弯曲振动的驱动力。故此,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板条振子5产生超低频的弯曲振动。若干个板条振子5同时、同向振动可带动周围介质的振动,可以解决工作频率很难达到超低频段的问题,具有超低频的机械谐振频率,在谐振点附近,可大幅提高电声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6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石筛选机
- 下一篇:涂布机专用辅助干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