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35932.4 | 申请日: | 2016-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翰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无线通讯 二氧化碳 浓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基于ZigBee 无线通讯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它是绿色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作物干重的95%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二氧 化碳的浓度也就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塑料大棚栽培使作物长 期处于相对密闭的场所中,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一天内变化很大,日出前达 到最大值1000~1200ppm,日出后2.5~3h降为100ppm左右,仅为大气浓度 的30%左右,而且一直维持到午后两点才开始回升,到下午四时左右恢复 到大气水平。蔬菜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1000~1500ppm。因此,塑料 大棚内二氧化碳亏缺相当严重,成为影响塑料大棚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塑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可以保证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 况下及时报警,从而使用气肥,保证蔬菜、食用菌、鲜花、中药等提早上 市、高质高产。但是现有的检测仪只能检测大棚内特定位置、特定高度处 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数据不够准确,使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二 氧化碳浓度,影响作物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可以检测大棚内任意位置任意高度处的二氧化碳浓 度,检测数据更加准确,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浓度, 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二氧化 碳浓度检测仪,包括设置在大棚内的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包括壳体, 壳体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 块,二氧化碳浓度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都与电源模块连接, 二氧化碳浓度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 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关键是:所述的检测仪还包括在大棚 内设置的闭合轨道,闭合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置有伸缩 杆,伸缩杆固定端的底部与移动小车固定连接,伸缩杆活动端的顶部设置 有容纳槽,壳体的下端与容纳槽卡接,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 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为采用ZigBee协议的无 线模块。
增设防护套,防护套位于壳体与容纳槽之间且防护套套在壳体上。
增设两个倾斜设置的加强杆,两个加强杆在伸缩杆的两侧对称设置, 加强杆的上端与容纳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加强杆的下端与伸缩杆的活动 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移动小车上有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与移动小车固 定连接,支撑板的上端与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在伸缩杆的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的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调节杆,固定杆为中空结构,调节杆套装 在固定杆内,固定杆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孔,增设定位销,调节 杆借助定位销与调节孔的插接配合与固定杆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小车带着检测仪本体沿闭合轨道运动, 使得检测仪本体可以检测大棚内不同位置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调节伸 缩杆的高度,检测仪本体可以检测大棚内不同高度处的二氧化碳浓度,检 测数据更加准确,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促进作 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壳体,2代表闭合轨道,3代表移动小车,4代表伸缩 杆,5代表容纳槽,6代表显示屏,7代表加强杆,8代表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翰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翰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