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5825.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以山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肾脏 显性 损伤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肾脏损伤的动态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肾脏 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引起肾脏损伤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肾脏的损伤,比如容量不足导致肾 脏灌注压相对较低,肾血流量减少;血红蛋白微小栓子沉积于肾小球、肾小 管等多种原因,易发生循环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当临床检测发现显性肾功 能损伤后,即使及时给予治疗,仍有部分患者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 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在肾脏发生非显性损伤时就能及时发现和诊断,并找到 可能的原因,提前去除致肾损伤因子,采取干预措施,一直是当前临床医疗 中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前对肾脏功能的检测主要通过肌酐、尿素氮浓度的检测来评估肾脏功 能,当肌酐、尿素氮出现浓度升高时显示肾脏损害,但此时,肾脏已经出现 损害,无论从诊断还是治疗角度都是延迟和滞后的,而实际上,肾脏在出现 隐形损害的早期,尿液的理化性质和所含物质的已经出现变化,若在此时及 时发现肾脏的隐形变化就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处理,降低治疗难度和 减轻医疗负担。尿液理化性质和所含功能成分的变化是反应肾脏功能变化和 监测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危重患者或机体出现异常时,最容易波及肾脏, 早期肾脏受损时主要表现为隐形变化,这种隐形变化在尿液理化性质和所含 物质中会出现微小变化,并呈现动态改变,因此通过肾脏分泌尿液的容量及 尿液的质量进行分析,能对患者的体液内环境的进行即时监测,而且留置尿 管是常规操作,无创伤,在危重患者留置导尿管,观察与分析单位时间尿量、 尿比重、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变化,通过变化率及几种变化的集成分 析,判断病人肾功能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肾脏损害,从而及时判断 机体容量,肾脏功能变化,及时处理,避免治疗延迟,导致不可逆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几种单一检测设 备的结构整合,获得一种能够检测尿液中几种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的装置, 在肾脏无症状损伤早期及时发现肾脏的非显性损伤,为临床及早治疗提供有 效帮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包括:
液流管道,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待测液体的空腔;
气泡检测器,其设置在所述液流管道的两个端口处;
中央处理器,其与所述气泡检测器相连;
微流控制驱动探针,其设置在所述液流管道上,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 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微流控制驱动探针伸入到所述液流管道里的 待测液体中进行采样;
生物矩阵单因素分析模块,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数据连接,又与所述微 流控制驱动探针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对所述微流控制驱动探针采样得到的待 测液体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生物矩阵单因素分析模块包括:尿比重检测电 极、β-2-微球蛋白检测电极和胱抑素C检测电极;
电源,其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还集成有无线传输端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其中,所述生物矩 阵单因素分析模块还包括尿量检测模块和日尿/夜尿比检测模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其中,所述微流控 制驱动探针包括采样针头、能够将待测液体泵入管道的蠕动泵和控制待测液 体是否进入管道的夹断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其中,所述生物矩 阵单因素分析模块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还设有前置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的预警装置通过微流控制驱动探针,可自动在集尿袋系统中吸取 尿液,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检测,无需中断计量,检验成本低,信息化程度高, 方便快捷,发展潜力巨大。
2、本案的预警装置,能及时发现肾脏功能早期的变化,确保及时提供早 期干预,避免发生严重损伤导致肾脏衰竭的不可逆性。
3、可实现无线传输功能,手机等便携式远程监测功能,可操作性能好, 便于及时与实时监控。
4、对传统设备微型化处理,不改变具体检测模式,多组电极检测,准确 度高,精确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肾脏非显性损伤的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以山,未经郑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酰胺胶的制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锥形量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