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芡实粉的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3410.0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4 | 分类号: | B65B1/04;B65B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芡实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芡实加工装置,具体是一种芡实粉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芡实粉,采用天然的芡实精制加工而成,不仅保存了原料应有的功效外,还方便食用。在芡实粉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包装工序,常常使用自动包装机,自动包装机相较于人工手动包装,不但可以提高芡实粉的包装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侵入到芡实粉中。
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将磨好的芡实粉装入自动包装机的料斗中,而后由自动包装机完成装袋包装等工序,由于芡实粉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一旦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则会吸入空气中的水汽变潮甚至会发生轻微的结块现象,在南方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很高时尤其如此,受潮后的芡实粉容易附着在料斗的内壁上,不利于芡实粉的输送,也不利于料斗的清洁,长此以往,料斗内容易滋生细菌污染芡实粉,进一步的,受潮后的芡实粉容易发生霉变,装入密闭的包装袋中,大大缩短了包装袋内芡实粉的保质期,降低了芡实粉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对芡实粉进行封袋包装前,应该对芡实粉做进一步的干燥处理;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将需要包装的芡实粉通过入料口送入到称重装置中,等达到需要的重量时再将这些芡实粉送入到封口机中,然而,芡实粉在从入料口进入称重装置时容易黏贴在其侧壁上,同时称重装置需要人工干预,将达到预定重量的芡实粉推送入封口机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芡实粉的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芡实粉的包装装置,包括称重室,所述称重室内设有内腔,称重室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通过导料孔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上连通有输料管,输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盖板上还设有往复式电机,往复式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伸入到料斗内并连接有电热杆,电热杆与料斗外部的加热电源电连接,料斗的内壁上还设有电热板,电热板与外部的加热电源电连接;还包括有气动切刀、压力传感器、气动推板和控制装置,气动切刀包括第一气缸和切刀,第一气缸安装在导料孔的外侧壁的底端,切刀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可穿过导料孔的侧壁深入至导料孔的内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称重室的底壁的内部,气动推板包括第二气缸和推板,第二气缸固定在称重室的侧壁的外表面,推板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设置在称重室的内部,控制装置安装在称重室的外侧壁,并且通过电磁阀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固定连接,称重室与推板相对的侧壁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侧壁上还安装有震动块,出料斗的下端设有封口机,所述称重室位于出料斗一侧的侧壁上还通过第二转轴旋转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出料斗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杆呈螺旋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供干燥空气流入与流出料斗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出气管处设有过滤网,进气管中设有导通方向朝向料斗的单向气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与加热杆之间设有法兰连接件,法兰连接件由绝热陶瓷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旋叶,旋叶由金属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斗的侧壁上设有观察窗,观察窗由透明硬性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称重室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料斗内设置电热杆与电热板,可以进一步干燥即将装袋的芡实粉,防止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芡实粉中对芡实粉的品质造成损害;而且称重室底壁内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芡实粉对称重室底壁的压力,在这一压力达到预设定的值时,压力传感器便将这一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便控制第一气缸,从而使第一气缸带动切刀切割芡实粉,同时控制第二气缸,推动推板,芡实粉在推板的作用下从出料口处进入封口机中,从而实现对芡实粉的包装;而且不使用时可以将出料斗旋转紧贴在称重室侧壁上,通过卡块固定出料斗,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芡实粉的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芡实粉的包装装置中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3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