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应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2758.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军;熊曾刚;李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频 治疗 强度 旋钮 旋转 采集 应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采集电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应用电路。
背景技术
低频治疗仪是微波治疗仪的一种,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较低频段进行医疗保健,从而达到类同中医针灸和中医按摩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甚至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有关常见疾病,将广泛应用于未来的家庭及医院的康复医疗中。
目前,市场上的中低频治疗仪可由用户根据自身感受进行治疗强度的调节,调节旋钮基本都是机械式调节,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中低频治疗仪控制器不能判别当前的治疗强度,如果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未能够将强度调低或归零,就很容易出现治疗仪“电人”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加安全,可判别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旋转量的采集应用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应用电路,包括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控制端联动,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输入端和第二电位器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电位器的调节端与输出端耦接在外部电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调节端与单片机耦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耦接有基准电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构成双联电位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电源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耦接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三端稳压管,所述三端稳压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耦接,控制极耦接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耦接在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电压进入基准电压电路后,经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后,得到一个较小的电压值,并且通过三端稳压管来对这个电压值进行稳压,并且通过一个电容来对这个电压进行滤波,使得基准电压电路提供的基准电压更加的精确、稳定。并且通过旋转旋钮,调节双联电位器的不同状态,从而使得电阻值发生变化,使得电压发生变化,将变化的信号反馈至单片机控制器采集,从而判定旋钮的旋转位置状态。从而使得中低频治疗仪控制器能够判别当前的治疗强度,不会发生治疗仪“电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电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中低频治疗仪强度旋钮的旋转量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这里的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控制端联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位器的输入端1脚和第二电位器的输入端4脚接地,并且第二电位器的调节端5脚与输出端6脚串联在外部电路,进一步的将第一电位器的调节端2脚与单片机耦接,在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3脚耦接有基准电压电路。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组成一个双联电位器。基准电压电路,包括了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三端稳压管U1和电容C1。在基准电路中,电源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后接地,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3脚耦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并且在基准电压电路中,设置有三端稳压管U1,三端稳压管U1的正极接地,负极与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3脚耦接,控制极耦接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从而起到一个稳压的作用。进一步的在这个基准电路中,设置有一个电容C1,电容C1耦接在第一电位器的输出端3脚和地之间,这个电容的设置能起到一个滤波的作用,使得基准电路提供的电压更加的稳定、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R1、R2、R3均采用高精密的0805封装的贴片电阻,阻值分别为270欧姆、15欧姆和510欧姆,用于对外部+5V电源进行分压,为强度调整旋钮电位器提供电压基准。三端稳压器U1采用稳压集成芯片TL431,经过电阻R1-R3分压后,将输出电压稳定在+3.3V。电位器底座VR1采用E2.54mm间距6针底座。用于连接强度调整旋钮电位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2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灸马夹背心
- 下一篇:一种飞船状的超纳微晶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