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2081.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张广翔;赵红;荣牡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虹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尘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降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降尘是大气污染监测主要指标之一。大气降尘收集方法较多,但目前还没有通用的实用的操作方法,实际采样过程中较难达到效果,而且收集方法的多样性及降尘收集效率不同,结构也难以对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尘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降尘不易收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降尘收集装置,包括集尘漏斗、设于所述集尘漏斗下方的一侧的扬尘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扬尘装置前侧的收集装置。
可选地,所述集尘漏斗设于一水平支架上,所述扬尘装置设于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的顶部与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装置平铺于所述竖直支架底部且位于所述集尘漏斗下方。
具体地,所述竖直支架为伸缩式支架。
具体地,所述收集装置为可卷起/打开的卷纸。
或者,所述集尘漏斗设于一箱体顶部,所述扬尘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集尘漏斗一侧,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扬尘装置正对的一侧,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箱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为容纳袋。
可选地,所述扬尘装置为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收集时需要收集颗粒较小,且慢慢降落在一定范围内的灰尘才符合降尘要求。本实施例中,集尘通过集尘漏斗向下漏出,此时扬尘装置工作,颗粒较小的灰尘经扬尘装置作用,向远处飘落发散并最终通过收集装置收集,采用这种收集装置,使降尘既符合要求,又便于降尘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降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降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集尘漏斗;20-扬尘装置;30-收集装置;
40-竖直支架;50-水平支架;6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降尘收集装置,包括集尘漏斗10、设于集尘漏斗10下方的一侧的扬尘装置20以及设于扬尘装置20前侧的收集装置30。
由于收集时需要收集颗粒较小,且慢慢降落在一定范围内的灰尘才符合降尘要求。本实施例中,集尘通过集尘漏斗10向下漏出,此时扬尘装置20工作,颗粒较小的灰尘经扬尘装置20作用,向远处飘落发散并最终通过收集装置30收集,采用这种收集装置,使降尘既符合要求,又便于降尘的收集。
本实施例中,集尘漏斗10设于一水平支架上,而扬尘装置20设于竖直支架40,竖直支架40的顶部与水平支架50的一端固定连接,收集装置30平铺于竖直支架40底部且位于集尘漏斗10下方。这样,灰尘由集尘漏斗10漏出时,位于侧部的扬尘装置20将尘土吹出,落于收集装置30上。
具体地,收集装置30为可卷起/打开的卷纸。
本实施例中,竖直支架40为伸缩式支架。这样,可以任意调节集尘漏斗10与扬尘装置20的高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扬尘装置20为风扇。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降尘收集装置3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集尘漏斗10与扬尘装置20的设置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集尘漏斗10设于一箱体60顶部,扬尘装置20设于箱体60内且位于集尘漏斗10一侧,而收集装置30设于箱体60外且与扬尘装置20正对的一侧,收集装置30与箱体60连通。本实施例中,扬尘装置20为风扇。而收集装置30为容纳袋。同样的,在此结构中,集尘漏斗10中的灰尘漏出后,风扇将灰尘吹出,并利用容纳袋进行收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虹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虹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2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态破裂试验用钢筋混凝土梁新型浇筑模具
- 下一篇:全自动煤粉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