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源复用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863.X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加祥;李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源复用热泵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供热、又能制冷、还能供应热水的多源复用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对楼宇、楼群集中提供热水,集中提供房间冷、热空调环境的装备与系统,都是以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来实现,即为中央空调系统和中央热水系统。当没有以一套热泵机组,一套控制管理器为核心,实现中央热水及空调一体化。
现有的空调热泵机组,多使用单一的制冷或制热能源,且多数使用的为非再生的高位能源。尤其是用于楼宇、小区集中供暖的中央空调系统,品种少,技术成熟度低,目前虽存在较为先进的多联供机组,能同时供热和制冷,单均为单一的供热和制冷,且大都为大型的商用机组,燃气锅炉能源,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源复用热泵机组,解决了现有空调热泵机组多使用单一的制热或制冷能源,且多为非再生高位能源的缺陷,实现了将太阳能、空气能和地热能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空调及热水的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源复用热泵机组,包括内部设置有制冷剂的第一水源换热器、第二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所述第二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并联连接后,与压缩机、第一水源换热器串联连接成一个回路,所述第二水源换热器连接用于获取太阳能和地热能的能源获取模块,所述第一水源换热器连接空调设备和热水设备。
进一步地,第二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分别连接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后,再并联连接到压缩机与第一水源换热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换热器为风机翅片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剂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源换热器、第二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中的储液罐储存的氟利昂。
进一步地,第一水源换热器与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接,第二水源换热器和空气换热器并联连接后,与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水源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连接有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设备包括与第一水源换热器相连的空调水箱,空调水箱通过空调泵连接空调末端设备,所述空调末端设备为风机盘管、热管道和散热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设备包括与第一水源换热器相连的洗浴水箱,洗浴水箱通过热水泵连接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空气能和地热能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空调及热水的一体化,所利用的能源为绿色、环保且可再生,同时,为低位能源。解决了现有空调热泵机组多使用单一的制热或制冷能源,且多为非再生高位能源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源中央空调热水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能源获取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源复用热泵机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冬季多源中央空调热水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夏季多源中央空调热水一体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和图5中,箭头表示水源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多源中央空调热水一体化系统,包括能源获取模块、多源复用热泵机组、分类储能模块、空调使用控制模块以及热水供给模块。
其中,能源获取模块与多源复用热泵机组通过管道相连,能源获取模块与多源复用热泵机组是通过连接两者的管道进行水源循环的。能源获取模块利用水源获取太阳能和地能热后,通过多源复用热泵机组将获取太阳能和地热能的水源提升加工为预设温度的水源,这个水温正是空调设备、热水设备所需暖通水源温度,多源复用热泵机组与空调设备及热水设备均相连,将提升加工后的水源交换到空调设备与热水设备中。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水箱、空调泵和空调末端设备,空调水箱获取多源复用热泵机组的水源后,通过空调泵将空调水箱获取的水源送入空调末端设备,对房间进行制冷或制热,改善居住环境。空调末端设备为风机盘管、地热管道或者散热片。
热水设备包括洗浴水箱、热水泵和喷头,洗浴水箱获取多源复用热泵机组的水源(这里为热水)后,通过热水泵将洗浴水箱获取的水源送入喷头,由喷头喷洒出,供用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式机组的回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振动能量回收驱动的车载冷热箱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