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学用配药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022.9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学明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学 配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学用配药杯。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进行药学实验配制药液时需要将固体试剂倒入振荡器,加 入溶质溶解后倒入量筒,再加溶质至相应的刻度,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 时费力,且不能够过滤溶液,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学用配药杯,具有配制药液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药学用配药杯,其包括:倒药嘴、杯体和防漏套;所述倒药嘴,设置 于杯体顶部的一端,用于将药液通过一个位置倒出杯体;所述杯体,用于盛装 药液;所述防漏套,用于承接药液在倒出过程中侧漏的药液;
其中,所述杯体呈圆筒形结构,且所述杯体上设置有刻度;所述防漏套设 置于杯体外部,所述防漏套的内径与杯体的外径相一致;所述防漏套采用双层 结构,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高度小于外层的高度,且内层和外层之间 设置有凹槽结构,内层紧贴杯体的外壁;所述杯体上设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 由玻璃框、纱布层和拉环构成,拉环固定于玻璃框的一个侧面上,纱布层包覆 于玻璃框上;在杯体上与抽拉板接触的位置下方活动安装有回收袋。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防漏套采用玻璃材质制成; 所述倒药嘴采用圆锥形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进行药学实验配制药液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 难度,且能够收集遗漏的药液,避免了药物的浪费。且能够过滤溶液回收药渣, 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学用配药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药学用配药杯的抽拉板示意图。
图中:1-倒药嘴,2-杯体,3-防漏套,4-内层,5-外层,6-抽拉板,7-回收袋, 61-纱布层,62-玻璃框,63-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药学用配药杯,其包括:杯体2、防漏套3和倒药嘴1;所述 杯体2,用于盛装药液;所述防漏套3,用于承接药液在倒出过程中的侧漏的药 液,避免药液的浪费;所述倒药嘴1,用于将药液通过一个位置倒出杯体。
所述杯体2呈圆筒形结构,所述杯体2上设置有刻度,便于对药物用量的控 制;所述防漏套3设置于杯体2外部,所述防漏套3采用双层结构,分为内层4和外 层5,所述内层4和外层5之间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防漏套3的内层4紧贴杯体2 的外壁;所述倒药嘴1设置于杯体2顶部的一端,便于药液的倒出。
如图2所示,所述杯体2上设有抽拉板6,所述抽拉板6由玻璃框62、纱布层61 和拉环63构成。拉环63固定于玻璃框62的一个侧面上,纱布层61包覆于玻璃框 62上,用于过滤药渣。在杯体2上与抽拉板6接触的位置下方活动安装有回收袋7, 用于抽出抽拉板6时,回收过滤出来的药渣。
所述杯体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防漏套3的内径与杯体2的外径相一致。 所述防漏套3采用玻璃材质制成。所述倒药嘴1采用圆锥形结构。所述防漏套的 内层4的高度小于外层5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药学用量防漏杯中,所述杯体,用于盛装药液,通过抽拉板6 的设计,在倒入药液时,过滤出药渣。药液倒入完毕后,抽出抽拉板6,由于杯 体2的阻挡,位于抽拉板6上的药渣落入回收袋7。通过取下回收袋7对其内的药渣 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杯体上设置的倒药嘴,将药液通过一个固定位置位置倒出 杯体;在药液倒出过程中,所述防漏套,用于承接药液在倒出过程中的侧漏的 药液,避免药液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学明,未经郑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