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流大气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335.2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明;王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样品采集和环境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流大气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气采样装置一般有普通采样装置和恒流采样装置;普通采样装置多采用转子流量计,通过测量设在直流管道内的转动部件来推算流量大小;采用机械调零及手动校准流量,并利用肉眼读取流量刻度的方式检测流量,难免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而且这种方式的流量计未能实时参与反馈调节,不能实现恒流采样;传统的恒流大气采样装置存在测量误差大、恒流性能差,不能适应多种气体样品采集,而且一般装置中的真空泵存在噪音大、振动强烈,且发热严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噪音低、精确恒流和可以采集多种样品的恒流大气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流大气采样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内部的质量流量计、真空泵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供电单元、流量控制单元和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质量流量计;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真空泵;所述质量流量计连接装置本体上的进气口,真空泵连接装置本体上的出气口;气体通过与进气口连接的采样瓶进入采样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装置本体外表面,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杂质滤膜和防液体倒吸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外部设置有隔音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设置有硅橡胶安装底座。
进一步的,装置本体外表面后面板上设置有隔离腔,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隔离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为C8051F410,质量流量计为FS4001-1000V-A,流量控制单元为IRF7832,真空泵为JRC243。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Si7021。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质量流量计,可以将流量溯源到0.1%的流量基准上,实现流量精确测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真空泵能够适应多种气压负载;
(3)本实用新型具有温湿度测量功能;
(4)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降低噪音、降低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恒流大气采样装置,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内部的质量流量计、真空泵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供电单元、流量控制单元和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质量流量计;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真空泵;所述质量流量计连接装置本体上的进气口,真空泵连接装置本体上的出气口;气体通过与进气口连接的采样瓶进入采样装置;其中采样瓶或吸附管通过硅橡胶管连接装置本体的进气口;采样瓶或吸附管放置在多功能支架上,多功能支架能够水平或垂直地放置多种尺寸和多只形状的采样瓶、吸收瓶和吸附管;例如U形弧锥形玻璃吸收瓶、活性炭吸附管和Tenax吸附管(TVOC采样管)等,同时可以采用强负压真空泵,能够适应多种气压负载。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装置本体外表面,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杂质滤膜和防液体倒吸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外部设置有隔音海绵;可以降低真空泵的工作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设置有硅橡胶安装底座;设置安装底座可以降低噪音,同时减小真空泵振动给其他装置带来的影响,同时真空泵工作时利用其自身吹出的气体可以降温。
进一步的,装置本体外表面后面板上设置有隔离腔,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隔离腔内;这种设计可以能够让传感器充分接触被测环境,同时避免操作人员和仪器本身发热所带来了的温度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为C8051F410,质量流量计为FS4001-1000V-A,流量控制单元为IRF7832,真空泵为JRC243。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Si7021。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处理器连接的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