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7614.3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巧敏;王一正;常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东方红车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国家提倡出行选用自行车为交通工具,这样即环保又锻炼身体。众所周知,自行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也是休闲运动的一种器具,尤其是欧美地区更为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由于通常的鞍座的表面为平整状且不具有散热效果,因此,当长时间跨坐后,将会因鞍座对人体胯部的挤压,造成许多影响。申请号为201120203743.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透气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的裆部和座部,鞍座的中部设有前后走向并且前后封口的条状凹槽,凹槽底为透风网。采用凹槽结构,使会阴部不直接接触自行车鞍座,从而保护骑车者的会阴;由于避免了会阴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从而克服了自行车容易引起一系列外阴病变的弊病,消除了骑自行车时的难言之苦,有利于女子生理卫生;由于避免了肛门直接受鞍座的压迫,摩擦,从而可以减少引起发痔疮的可能性,对痔疮患者,可减轻骑车时的痛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保健自行车鞍座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但是这种坐垫没有考虑到座部两侧坐骨部位运动的舒适性要求,此处贴合大腿内侧下部,双脚踩踏踏板时此处与座部经常摩擦,造成发炎,影响运动的舒适性,不符合人体工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结构设计更合理,更符合人体工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鞍座,包括底板、发泡层和座套,座套表面形成裆部和座部,裆部与座部交界处设有前后封口的长椭圆形裆部槽,座部中后部设有倒三角形尾椎槽,座部两侧形成有骑行凹陷,骑行凹陷为内凹的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挡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发泡层和座套三层结构配合更牢靠精密,使用寿命长;裆部槽可以给人体裆部减压,保证血流顺畅;尾椎槽可以避免尾椎抵触座部,保证脊柱不受压,同时可以让臀部很好接触座部,提高臀部的肉垫缓冲作用;骑行凹陷倾斜内凹设计,与大腿内侧更契合,大腿向下踩踏踏板时不受压,肌肉不酸痛,更符合人体工学。
优选的,所述骑行凹陷外周具有一圈刻痕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痕线不仅让鞍座更具立体感,而且避免骑行凹陷的变形影响到尾椎槽和裆部槽的形状,保证其他两处不变形。
优选的,所述裆部槽中间深度大于两端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结构过渡更自然,而且更符合人体裆部构造,乘坐不受压,更舒适。
优选的,所述裆部前端向上拱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起具有防护作用,避免撞击事故时异物直接冲击裆部,裆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说明:1、裆部;2、座部;3、尾椎槽;4、裆部槽;5、骑行凹陷;6、刻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行车鞍座,包括底板、发泡层和座套,座套表面形成裆部1和座部2,其特征是:裆部1与座部2交界处设有前后封口的长椭圆形裆部槽4,座部2中后部设有倒三角形尾椎槽3,座部2两侧形成有骑行凹陷5,骑行凹陷5为内凹的倾斜面,倾斜面朝向挡部方向。底板、发泡层和座套三层结构配合更牢靠精密,使用寿命长;裆部槽4可以给人体裆部1减压,保证血流顺畅;尾椎槽3可以避免尾椎抵触座部2,保证脊柱不受压,同时可以让臀部很好接触座部2,提高臀部的肉垫缓冲作用;骑行凹陷5倾斜内凹设计,与大腿内侧更契合,大腿向下踩踏踏板时不受压,肌肉不酸痛,更符合人体工学。
其中,骑行凹陷5外周具有一圈刻痕线6。刻痕线6不仅让鞍座更具立体感,而且避免骑行凹陷5的变形影响到尾椎槽3和裆部槽4的形状,保证其他两处不变形。
其中,裆部槽4中间深度大于两端深度。这种结构过渡更自然,而且更符合人体裆部1构造,乘坐不受压,更舒适。
其中,裆部1前端向上拱起。拱起具有防护作用,避免撞击事故时异物直接冲击裆部1,裆部1更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东方红车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岭东方红车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7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鞍座
- 下一篇:一种可分离式用于露天煤矿开拓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