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肽批量合成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7492.8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查建生;潘奕;徐金荣;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斯拜科生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00 | 分类号: | C07K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批量 合成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学中多肽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肽批量合成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963年,Merrifield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这个在多肽化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成方法,一出现就由于其合成方便,迅速,成为多肽合成的首选方法,而且带来了多肽有机合成上的一次革命,并成为了一支独立的学科——固相有机合成(SPOS)。固相合成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最初的反应物和产物都是连接在固相载体上,因此可以在一个反应容器中进行所有的反应,便于操作,加入过量的反应物可以获得高产率的产物,同时产物很容易分离。
多肽合成是不同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基于这样反应原理,在多肽合成过程中无水就尤为重要。多肽一般需求的质量较少,一般以毫克为单位。但是种类相当广泛。这样往往需要工作者一次合成多种多肽,以往多肽固相合成是在单独的一个个密闭的反应容器里,当反应时放在摇床里进行摇晃搅拌反应。传统反应容器只适合制备一种多肽,对工作者来说极为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用于批量合成多肽的合成反应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肽批量合成反应装置,包括一个收集管和若干反应管,所述收集管设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若干朝上开口且分别对应一根反应管的连接口;所述进气口与气源连接,出气口与废液瓶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源提供持续干燥空气对多组多肽反应装置进行混合搅拌,替代了传统的搅拌装置,且可对多组多肽试剂进行生产。反应管的数目为2~20个不等,一般为6~1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每个连接口各设有一个阀门件,阀门件包括内设阀门的阀门体、以及与反应管管口形状适配的接口。阀门在阀门体内的旋转角度不同使得阀门件在开合-关闭两种状态下切换。接口内壁经过磨砂处理和收口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体两侧设有一对向下的第一牛角钩,所述反应管设有一对向上的第二牛角钩。通过反向设置两对牛角钩,可通过在第一牛角钩和第二牛角钩之间绑定橡皮筋,使反应管和收集管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作为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管进气口的一端高于出气口的一端,阀门件和反应管竖直向上设置。通过将收集管设定一定倾角,使其内部的水蒸气得以进入废液瓶。否则水蒸气还是会影响到内部的干燥环境。
具体地说,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开口于反应管左右两端的下面。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有进气总阀和出气总阀,用于分别控制进气和出液。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于将收集管绑定的支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套全新的思路对多组多肽反应体系进行搅拌,持续通入干燥气体,并合理设置阀门和废液回收的路径,使得反应控制安全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小了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应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肽批量合成反应装置,包括一个略微倾斜的收集管1、七根竖直设置的反应管2、支架3、废液管4、废液瓶5。收集管1通过胶带绑定在支架3上,收集管1左端下面设有进气口11,右端下面设有出气口12,进气口11与气源连接,出气口通过废液管4与废液瓶5连接。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分别设有进气总阀和出气总阀13,用于分别控制进气和出液。收集管1进气口的一端高于出气口的一端2cm,防止水蒸气汇集,方便将其抽到废液瓶5中。
在中部朝上开设七个连接口50,并对应安装有七个阀门件6。每个阀门件6包括内设阀门60的阀门体61、以及与反应管2管口形状适配的接口62。阀门在阀门体内的旋转角度不同使得阀门件在开合-关闭两种状态下切换。接口62内壁经过磨砂处理和收口设计。阀门体两侧设有一对向下的第一牛角钩63,反应管2设有一对向上的第二牛角钩64。
具体进行操作时,将气体从左端的进气口统一进入收集管1,然后分别从七个连接口进入七个反应管2,将阀门件内的各个阀门打开,每个反应管2里的液体被吹起,起到了反应搅拌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斯拜科生化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斯拜科生化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7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阻燃PET单面不干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果蔬生物有机肥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