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合一釜的底部封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5647.4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明;林坚;鲁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密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18 | 分类号: | B01D35/18;B01D35/30;B01D1/30;B0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合一 底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合一釜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合一釜的底部封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三合一釜是可以把过滤、洗涤、干燥三道工序同时在同一容器内完成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农药、食品等行业的固液分离、固体洗涤、固体干燥和固体卸料,其从结晶固液悬浮液进料到原料干燥后排出的整个生产过程均在三合一釜内完成。
现有的三合一釜的过滤盘组件和釜体的连接均采用跌倒螺栓或卡子连接,当需要拆卸过滤盘组件时整个拆卸过程费时费力,进而使得设备维护周期长,影响了整个产线的工作连续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合一釜的底部封头结构,其将过滤加热底盘的外环部分做成下封头的内齿,并通过啮齿式法兰结构进行锁固,使得整个结构开启闭合方便、省时省力,使得设备维护快速方便,确保了整个产线的工作连续性。
一种三合一釜的底部封头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侧布置有多个垂直向布置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底端面焊接有筒体法兰齿,所述筒体法兰齿的正下方对应布置有封头齿法兰,所述封头齿法兰的中心部分即为下封头,所述下封头即为过滤加热底盘,所述下封头上凸于所述封头齿法兰的法兰上端面,密封状态下所述下封头的上部外环面紧贴所述筒体法兰齿的内环面、并确保密封,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底部外接有垂直向的第一升降油缸,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均布于所述釜体的外部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可驱动封头齿法兰垂直向动作,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外周包括下部齿圈、下部内凹圆柱面结构,所述下部齿圈上均布有外凸齿,相邻的两个外凸齿间设有间隔槽,其还包括外齿圈,所述外齿圈的内周套装于所述筒体法兰齿、封头齿法兰组合形成的外周,所述外齿圈的内周均布有内凸齿,相邻的内凸齿间留有间隔,所述内凸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间隔槽的宽度,底部封头打开状态下的所述间隔槽可沿着内凸齿进行垂直向运动,所述外齿圈的外部设置水平向驱动的第二旋转油缸,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活塞杆驱动外齿圈沿着所述釜体的外壁转动,所述外齿圈的转动中心轴即为所述釜体的垂直中心轴,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确保密封状态下的所述外凸齿的至少一部分垂直向压装于所述内凸齿的上端面。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外齿圈的上端内侧和所述釜体的外壁间布置有滚轮结构,所述外齿圈的外端面布置有至少一个外凸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铰接水平驱动的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底座铰接连接对应位置的支撑脚,铰接连接中的连接轴均为垂直向布置;
每个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垂直向的活塞杆的底部外接有对应的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紧固连接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对应位置的底部;
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底座紧固连接对应位置所述支撑脚,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垂直向布置;
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底部均布有侧向凸出的导向片结构,导向片结构所对应的釜体的外壁上布置有垂直向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贯穿所述导向片结构的外侧的导向孔布置,确保封头齿法兰、筒体法兰齿在垂直向对位时不会发生任何轴向、水平向的偏差;
所述外齿圈的内周的上端、下端的对应位置均布有上内凸齿、下内凸齿,所述外齿圈的内周的中部整体内凹,所述筒体法兰齿的外周包括上部内凹圆柱面结构、上部齿圈,密封状态下的所述筒体法兰齿的上部齿圈、封头齿法兰的上部齿圈紧密贴合后嵌装于所述外齿圈的中部整体内凹结构内;
优选地,所述外齿圈的上端内侧和所述釜体的外壁间布置有八个滚轮结构,确保外齿圈的转动灵活;
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外凸齿和筒体法兰齿的外凸齿的数量相同,所述筒体法兰齿的外凸齿位于对应所述封头齿法兰的对应位置的外凸齿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上内凸齿、下内凸齿和所述外凸齿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上内凸齿、下内凸齿的结构相同,密封状态下对应位置的所述上内凸齿、下内凸齿、外凸齿重合在同一垂直向位置;
优选地,所述封头齿法兰均布有十六个外凸齿,确保整个结构密封时受力均匀,密封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密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密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5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