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墨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4633.0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宇;任国强;夏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629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用画线工具,尤其涉及木工画线用墨斗。
背景技术
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工具,其用途有三个方面:1、做长直线(在泥、石、瓦等行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将濡墨后的墨线一端固定,拉出墨线牵直拉紧在需要的位置,再提起中段弹下即可。2、墨仓蓄墨,配合墨签和拐尺用以画短直线或者做记号;3、画竖直线(当铅锤使用)。作为一名木工工人来讲,在使用传统墨斗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墨斗里面的墨汁很容易飞溅到身体以及衣服上,很难穿上一件干净的衣服;木工工人在利用传统墨斗弹线的时候,经常不能单独完成操作,需要辅助人员配合其完成;在弹线结束以后,常常会因为距离太长,收线时花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其操作效率;在收线时,墨线上的墨汁会弹射到木工的衣服上,污染衣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墨斗存在的收线速度慢,花费时间较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墨斗,该墨斗能够快速收线,大大缩短了收线时间,提供了木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墨斗,包括墨盒、线盒、墨线和线轮,墨盒连接在线盒上,墨盒与线盒的连接处设置有线孔,线轮通过支撑轴安装在线盒内,支撑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线盒上,墨线缠绕在线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轮、大齿轮和小齿轮,手轮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线盒上,所述大齿轮套接在转动轴上,所述小齿轮套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均位于线盒内。
所述墨盒的顶部设置有墨盒盖,墨盒盖盖在墨盒上,所述线盒的顶部设置有线盒盖,线盒盖一端铰接在线盒上。
所述墨盒的前端设置有导向端头,导向端头内部中空,导向端头与墨盒相接通。墨线从导向端头穿入,经过墨盒后从线孔穿入到线盒内,最后缠绕在线轮上。
所述线盒上还设置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手柄、棘爪和棘轮,棘轮套接在支撑轴的上,手柄安装在线盒上,棘爪偏心套接在手柄上。
所述手轮与线盒之间还设置有垫片,垫片套接在转动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墨盒、线盒、墨线和线轮,墨盒连接在线盒上,墨盒与线盒的连接处设置有线孔,线轮通过支撑轴安装在线盒内,支撑轴通过轴承固定在线盒上,墨线缠绕在线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轮、大齿轮和小齿轮,手轮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线盒上,所述大齿轮套接在转动轴上,所述小齿轮套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互啮合。通过大小齿轮的配合,通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线轮转动,完成收线,木工只需转动手轮,通过大小齿轮的传动就可完成收线动作,由于大小齿轮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收线速度,提高了木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大齿轮和小齿轮均位于线盒内。通过这样的设置,对大齿轮和小齿轮进行了保护,避免大小齿轮裸露损坏。
本实用新型墨盒的顶部设置有墨盒盖,墨盒盖盖在墨盒上,所述线盒的顶部设置有线盒盖,线盒盖一端铰接在线盒上。通过墨盒盖和线盒盖的作用,在使用时,盖上墨盒盖和线盒盖,墨汁不会飞溅到身体以及衣服上,避免弄脏木工的衣服。
本实用新型墨盒的前端设置有导向端头,导向端头内部中空,导向端头与墨盒相接通。墨线从导向端头穿入,经过墨盒后从线孔穿入到线盒内,最后缠绕在线轮上。导向端头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同时还能放置收线时墨汁四处飞溅,污染木工衣服和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线盒上还设置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手柄、棘爪和棘轮,棘轮套接在支撑轴的上,手柄安装在线盒上,棘爪偏心套接在手柄上。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棘爪转动,棘爪啮合在棘轮上,阻止棘轮转动,从而阻止线轮转动,这样木工一个人只需固定手柄就可放置线轮转动,就可一人进行弹线动作,方便木工弹线操作,不需要辅助人员辅助,一个人就可独立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1、墨盒,2、线盒,3、线轮,4、支撑轴,5、手轮,6、大齿轮,7、小齿轮,8、转动轴,9、墨盒盖,10、线盒盖,11、导向端头,12、手柄,13、棘爪,14、棘轮,1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4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