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1694.1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时乾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直流 机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机电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
背景技术
三相直流焊机一般采用可编程控制技术,焊接时间与分控焊接时间均由数字化集成化电路组成,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焊点牢固,无烧痕,焊接速度快,而且操作简单易学,还需要配有精密定位装置,确保产品长度一致且边缘整齐,无需裁边。此时编程控制器中需要配有拉网系统,采用弹性拉杆与网格定位装置,使网格微调容易,网格尺寸精度高,焊接丝径与孔径可在范围内任意调节,以满足连续化焊接生产的实际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特征,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设计机构合理,操作灵活方便,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交流稳压电源、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晶闸管、变压器及次级整流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采用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所述的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由取样保护、信号放大、电压比较和驱动及自锁组成,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使用可控硅触发专用集成电路,输出触发脉冲具有极高的对称性稳定性,不随环境温度变化,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和主机。
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采用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可以稳压与净化,可以抑制电网中的尖峰电压及噪声干扰。
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使用可控硅触发专用集成电路,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得到零线,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流入电网,与变压器相连的晶闸管有三个,三个晶闸管分别接a、b、c三相电源。
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和主机,选用欧姆龙CP1L-M40DT-C可编程控制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交流稳压电源、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晶闸管、变压器及次级整流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的优选设计组合,达到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焊点牢固,无烧痕,焊接速度快,操作简单,同时配有精密定位装置满足连续化焊接生产实际的需要。本发明设计结构合理,流程简单,稳定性好,适合批量化制造三相直流新焊机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三相直流新焊机电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交流稳压电源、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晶闸管、变压器及次级整流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采用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所述的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由取样保护、信号放大、电压比较和驱动及自锁组成,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使用可控硅触发专用集成电路,输出触发脉冲具有极高的对称性稳定性,不随环境温度变化,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和主机。所述的交流稳压电源采用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可以稳压与净化,可以抑制电网中的尖峰电压及噪声干扰。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使用可控硅触发专用集成电路,变压器二次侧接成星形得到零线,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流入电网,与变压器相连的晶闸管有三个,三个晶闸管分别接a、b、c三相电源。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核心和主机,选用欧姆龙CP1L-M40DT-C可编程控制器。
具体工作过程:外接工业交流电网通过交流稳压电源采用精密净化交流稳压电源变为直流稳压电源(如图1所示),随后直流电源与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相互连接,可控硅触发电路与可编程控制器直接相连,与可编程控制器直接相连的组配件有:触摸屏用以输出信号及控制信号,伺服电机驱动器用以控制伺服电机和自动工作台,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输出继电器组。其中冷却保护及过焊保护电路由取样保护、信号放大、电压比较和驱动及自锁组成,其具体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由取样保护到信号放大,经过电压比较进行驱动及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1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