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针床经编机互通式循环油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0263.3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00 | 分类号: | D04B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李红波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针床经编机 互通 循环 油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针床经编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互通式循环油路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经编机属于精密机械,其编织成圈机构在编织线圈时各个机件配合紧凑,因此经编机对温度较为敏感,即使细小的温差也可能导致精细零件的变形,进一步引起编织过程中的插针现象。在经编机进行工作时,外部温度控制起来较为容易,只需将空调温度调节至适合经编机工作的温度并保持恒温即可;但是经编机的自身温度较难控制,由于机器的高速运转会产生热量且不可控,就需要在机器内部加入适量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加热使得机器内部温度稳定。
目前循环方式基本是在单个床身一侧设置进出口,但是这样的循环方式不能非常有效的改善油循环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一、杂质;1、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杂质包括铸件表面的氧化皮,机加工的毛刺,2、装配过程中的污染,3、油料中的污染杂质。这些硬质磨料会对运动中的曲柄连杆机构表面进行磨损,从而增加发热,加剧油液的化学作用,使油液变质产生振动和噪声。二、油温不稳定;一个床身同侧进出润滑油,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润滑油会发生紊流现象,即流体运动杂乱无章,造成液体间的附加摩擦,降低温度传递的效率,造成温度梯度。同时对于边缘角处的杂质也不能有效带动到过滤器内进行过滤。这两种原因最终会降低运动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引起编织过程中的传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循环方式杂质多、油温不稳定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互通式循环油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互通式循环油路装置,包括吸油管、油泵、接管一、滤油器、接管二、加热装置、注油管、U型互通管、床身一和床身二,床身一左侧上部连接注油管,床身一右侧下部与床身二右侧之间设有U型互通管,床身二左侧下部连接吸油管,吸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油泵,油泵通过接管一连接滤油器,滤油器通过接管二连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连接注油管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吸油管上设有粗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合流体运动的层流理论,不仅可以有效带动杂质的过滤,降低运动部件的磨损,增加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双针床床身内油温控制更恒定,保证了经编机编织过程的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二;
图4是U型互通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油管,2.油泵,3.接管一,4.滤油器,5.接管二,6.加热装置,7.注油管,8.U型互通管,9.床身一,10.床身二,11.粗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双针床经编机互通式循环油路装置,包括吸油管1、油泵2、接管一3、滤油器4、接管二5、加热装置6、注油管7、U型互通管8、床身一9和床身二10,床身一9左侧上部连接注油管7,床身一9右侧下部与床身二10右侧之间设有U型互通管8,床身二10左侧下部连接吸油管1,吸油管1的另一端连接油泵2,油泵2通过接管一3连接滤油器4,滤油器4通过接管二5连接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连接注油管7的另一端,吸油管1上设有粗过滤网11。
油路循环方式:油泵2启动后,润滑油经过注油管7从右侧注入床身一9,再经过互通管8从床身一9左侧进入到床身二10左侧,然后再从床身二10右侧经过粗过滤网11进行初次过滤,再有吸油管1通过油泵2的吸入作用,经接管一3传递到滤油器4内进行二次精细过滤,再由接管二5传递给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由温控装置根据机器型号加热到规定温度,最后经过注油管7再次循环进入床身一9内。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0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手套机的钩刀剪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洗除粉笔末循环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