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9761.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仁;薛恒鹤;陈鹏;曲村;周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兴宇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52 | 分类号: | B60P1/52;B60P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道床 运输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床装卸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道床运 输自卸车。
背景技术
原有的运输设备需要临时搭建轨道,无法在隧道管壁上自由行 走。在板式道床运输到目的地时,事要配套相应的卸板设备来实现卸 板,增加了施工时间和配套设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 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板式 道床运输自卸车,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其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实现运输货物的自卸功能和实现在隧道面的自由行驶 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 包括自卸装置、夹紧装置、转运装置、车架结构、行走机构和旋转驾 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卸装置安装在车架结构的尾部,所述夹紧装置为多个并对 应设置于车架结构的两侧,所述转运装置设置于车架结构的平板下 方,旋转驾驶室布置在整车的前部;
所述自卸装置由支架、行走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具组成,所 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车架结构的尾部,其上端设有可沿支架前后往复 移动的行走驱动机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的下端设有升降机构,所述 升降机构的下端连接有夹具。
其中:所述夹紧装置为多个并对应设置于车架结构的两侧,各夹 紧装置包含固定部、夹紧部和夹紧驱动件,所述固定部可拆卸的固定 于车架结构,所述夹紧驱动件的一端设置于固定部,另一端设置夹紧 部并可朝车架结构的内侧进行伸缩。
其中:所述夹紧部的内侧设有凸点式防滑垫。
其中:所述凸点式防滑垫由橡胶制成且结构包含一垫体和从垫体 一侧向外延伸的多个凸点,所述多个凸点为整列式分布于垫体上,且 各凸点为截锥式。
其中:所述转运装置为整体安装在车架结构的平板下方,其由旋 转驱动件、升降机构和托辊组组成,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车架结构的 平板下并上端设置所述托辊组,其包含多个升降驱动件来驱动托辊组 的升降,所述托辊组的一侧设有旋转驱动件以驱动托辊组转动。
其中:所述行走机构由万向轮架机构、旋转驱动器、转向机构及 车轮组成,车轮包含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设有旋转驱动器, 所述转向机构包含转向驱动件,所述转向驱动件一端连接于万向轮架 机构,另一端连接至可转向的前车轮。
其中:所述夹具由固定架和伸缩臂构成,所述固定架包含框体和 从框体四周向下延伸的连接部,四周的连接部内侧均设有伸缩臂,各 伸缩臂通过伸缩驱动件安装在连接部上。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具有如下 效果:
1、无需搭建临时运输轨道,在不同的隧道施工面可实现自有行 驶;
2、车体自带转运装置和自卸装置,直接节省了配套卸板所需的 吊机,可提高运板数量和卸板效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3、夹具采用可伸缩臂的自动调节结构,能满足不同板式道床的 夹取松放要求,节省了人工对位操作,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了人工成 本。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构的轮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夹具的俯视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夹具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
所述板式道床运输自卸车包括自卸装置1、夹紧装置2、转运装 置3、车架结构4、行走机构5和旋转驾驶室6,所述自卸装置1安 装在车架结构4的尾部,所述夹紧装置2为多个并对应设置于车架结 构4的两侧,所述转运装置3设置于车架结构4的平板下方,旋转驾 驶室6布置在整车的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兴宇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兴宇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生化污染物车载处置系统
- 下一篇:镶嵌丝圈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