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9254.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7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华;黄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田利琼 |
地址: | 中国香港太古***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共振 无线 充电 技术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近两年上市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其中尤其以智能手环最受厂商的重视和消费者的欢迎,智能手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当然其耗电量也越来越大。在保证强大功能的基础上,用户对智能手环充电操作的简便性上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部分无线充电智能手环。
智能手环的腕带一般采用传统手表表带的设计,或者直接采用腕带对叠后用卡扣固定,智能手环腕带的材质一般采用软硬适中的塑料制成,由于这个结构特点使得智能手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必须要采用其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才能平稳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此外,目前的智能手环较少采用充电效率更优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平稳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智能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模块、腕带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所述智能模块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连接有腕带,其作用是使得任意一侧的腕带可以快速方便的调节角度,即使腕带卷曲,也可以使得智能模块底部平稳的放置在充电座表面;
所述智能模块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电池,所述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池的充电接口;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电能,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能通过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整流、滤波,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能进入电池,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磁共振耦合,与三星Qi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电磁感应技术不同;电磁感应式的充电距离比较短,最大仅有几个厘米,且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而磁共振耦合式的充电范围较大,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至少一侧设有控制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采用触摸屏,其作用是便于智能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联轴器采用微型万向联轴器。
进一步地,电池采用充电式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充电效率较优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可同时在一个充电座上进行多个智能手环的充电,另外通过万向联轴器使得腕带可以翻转到智能模块的上方,便于智能手环平稳的放置在无线充电座上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线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智能模块;2、万向联轴器;3、腕带;4、显示屏;5、控制按钮;6、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7、整流滤波电路;8、稳压电路;9、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模块1、腕带3和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所述智能模块1内的底部设有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所述智能模块1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中部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2,所述万向联轴器2连接有腕带3,其作用是使得任意一侧的腕带3可以快速方便的调节角度,即使腕带3卷曲,也可以使得智能模块1底部平稳的放置在充电座表面;
所述智能模块1内设有整流滤波电路7、稳压电路8和电池9,所述磁共振耦合接收线圈6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7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7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电路8的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8的输出端连接电池9的充电接口;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电能,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能通过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整流、滤波,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能进入电池,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磁共振耦合,与三星Qi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电磁感应技术不同;电磁感应式的充电距离比较短,最大仅有几个厘米,且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充电;而磁共振耦合式的充电范围较大,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实施例2
所述智能模块1至少一侧设有控制按钮5。实施例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所述表头1顶部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采用触摸屏,其作用是便于智能操作。实施例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所述万向联轴器2采用微型万向联轴器。实施例4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华,未经李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充电引导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