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9219.0 | 申请日: | 201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利;延鹏斌;郝晓东;白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利;延鹏斌;郝晓东;白存龙 |
主分类号: | E21B33/04 | 分类号: | E21B3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陈玉琼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封孔器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对煤矿进行封堵操作主要采用一种封孔器,包括抽排管道 和完全设于抽排管道外的注浆管。该结构的封孔器不能实现抽排管 道与注浆管连通的作用,不能实现同一管路可以承流不同流体,且 流体互不影响的作用,故有必要对其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封孔器的连 接管件,主要实现抽排管道与注浆管连通的作用,实现同一管路可 以承流不同流体,且流体互不影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为中空管,两端分别 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 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 的一侧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 通,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连接管件外。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封孔器包括多条抽排 管道和设于抽排管道内的第一注浆管以及设于抽排管道外的第二注 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注浆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抽排管道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下一相 邻的抽排管道的端部相连。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第一注浆管与所述抽 排管道平行,所述第一注浆管的管壁与所述抽排管道的管壁相靠近。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第一注浆管的管径大 小为所述抽排管道管径大小的1/4。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所述连 接管件垂直。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有 阶梯型台阶孔。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第二通道为弧形通道, 所述第二通道的内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注浆管的端部相连的内端台阶 孔,外端设有用于与第二注浆管的端部相连的外端台阶孔。
如上所述的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为双抗PVC 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实现注浆管中流体向抽排管道外侧转换的作用;
2、实现抽排管道与注浆管连通的作用,实现同一管路可以承流 不同流体,且流体互不影响的作用;
3、实现不同结构管路联通的作用,实现注浆管中的流体在管路 内外相互转换的作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封孔器的连接管件1,所述连接管件1 为中空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一 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之间设有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 相连通的第一通道4,所述第一通道4的一侧设有第二通道5,所述 第二通道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相连通,另一端延伸到所述 连接管件1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因连接管件1内设有第二通道5,该第二 通道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相连通,另一端延伸到连接管件1外, 实现了第一注浆管7中流体向抽排管道6外侧转换的作用,结构简 单。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封孔器包括多条抽排管道6和设 于抽排管道6内的第一注浆管7以及设于抽排管道6外的第二注浆 管8,所述第一注浆管7通过所述第二通道5与所述第二注浆管8 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抽排管道6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连 接部3与下一相邻的抽排管道6的端部相连。本实施例中因连接管 件1设有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实现了抽排管道6与下一 抽排管道6的连通,结构简单。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注浆管7与所述抽排管道6平 行,所述第一注浆管7的管壁与所述抽排管道6的管壁相靠近。结 构简单。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注浆管7的管径大小为所述抽 排管道6管径大小的1/4。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利;延鹏斌;郝晓东;白存龙,未经张英利;延鹏斌;郝晓东;白存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压式全通径井下开关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井口封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