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PICC头端定位的袖珍型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9184.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敏;陆培华;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2 | 分类号: | A61B5/042;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214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picc 定位 袖珍型 移动式 导引 系统 | ||
技术领域
用于PICC头端定位的袖珍型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采用腔内心电导引技术用于导管头端定位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高度认可,有代替X胸片定位的趋势。经查文献以往研究的心电导引系统主要采用医院的大型心电监护仪或者是专用心电图机,利用肢体导联或模拟肢体导联R、F、N三个电极引出Ⅱ导联心电图波形,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后,把事先改装好的R导联心电夹子夹持PICC导丝,边缓慢送管边观察P波变化,当头端到达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与右心房交界处时出现特征性高尖变化以此来定位。但是以上设备存在着笨重搬动不便,易受呼吸、肌电等干扰因素导致基线漂移和波形不稳定,另外机器成本高,打印需配备专用心电图热敏纸,且心电图波形不能直接拷贝上传到电子设备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手机配合全数字化、袖
珍式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适合所有类型的PICC导管。
用于PICC头端定位的袖珍型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包括输液器和三向瓣膜型PICC导管,所述三向瓣膜型PICC导管内的导丝不拉出,尾端连接有肝素帽,肝素帽内设置有1/3长度7号头皮针,7号头皮针钢针部分长度2.5cm,7号头皮针连接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将EL-194心电采集盒的R端连接小号鳄鱼夹夹子后,夹住7号头皮针的钢针部分。该技术方案适合所有类型的PICC,特别是头端瓣膜型PICC。
进一步的,所述7号头皮针替换为血管穿刺鞘套件中的20G穿刺针或21G穿刺针,7号头皮针钢针部分长度2.5cm,20G穿刺针钢针部分6cm,21G穿刺针钢针部分长度7cm。这样穿刺针钢针部分有足够的宽度,可被更宽的心电夹子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PICC导管为头端修剪型PICC导管,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但由于此类导管此时PICC导管尾端导丝露出7cm以上,鳄鱼夹夹子也可直接夹持导丝进行心电导引。
进一步的,所述EL-194心电采集盒的信号通过蓝牙连接智能手机或IPAD或电脑,通过智能手机或IPAD或电脑实时同步播放心电图波形。智能手机便于携带更方便。
PICC置管时,配合可以接收并且显示心电采集盒心电波图形的智能手机,使用上述系统行心电导引。EL-194心电采集盒采用24bitA/D转换,高集成,各通道同时采样,全数字式心电信号专门处理芯片,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性能稳定;高精度数字滤波器消除基线漂移和其他干扰,不对心电波形造成失真,抗基线漂移能力增强,便于波形判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用于PICC头端定位的袖珍型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包括输液器和三向瓣膜型PICC导管1,所述三向瓣膜型PICC导管1内的导丝不拉出,尾端连接有肝素帽2,肝素帽2内设置有1/3长度7号头皮针3,7号头皮针3钢针部分长度2.5cm,7号头皮针3连接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将EL-194心电采集盒5的R端连接小号鳄鱼夹夹子4后,夹住7号头皮针3的钢针部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采用头端修剪型PICC导管7,头端修剪型PICC导管7尾端的导丝6露出7cm以上,无论是大号还是小号的心电夹子4可直接夹持导丝6进行心电导引。
PICC置管时,配合可以接收并且显示心电采集盒心电波图形的智能手机,使用上述系统行心电导引。利用净重32g、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为4通道8导联的EL-194心电采集盒5,价值约一千余元,与价值二万余元的专用12导联心电图机工作原理相同并且检查结果可对比,符合医院《YY1139-2013心电诊断设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询是国家批准医疗器械,欧美CE认证产品,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已通过我院医学工程处审核批准使用。智能手机配合袖珍移动式心电导引系统可在手机上引出Ⅱ导联的典型心电图波形,通过X胸片证实PICC置管时理想位置时引出特征性高尖P波,其波形清晰稳定,基线不漂移,数据实时采集、保存、分析、回放、打印、上传、分享,可实时与专业同道进行网络远程交流。其心电图波形为原始图形,便于研究者测量、判断,临床资料通过云数据方便整理,其袖珍式设计小型轻便,便携,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学,是针对传统医学的颠覆性的改革,将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防针刺伤安全装置
- 下一篇:无线远程心电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