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围压条件下静压钢管桩沉桩过程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19000.0 | 申请日: | 2016-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歧;刘海峰;王星;吴文娟;朱初初;秦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压条 静压 钢管 桩沉桩 过程 试验装置 | ||
1.一种模拟围压条件下静压钢管桩沉桩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向杆(1)、导向管(2)、上盖板(3)、排气帽(4)、螺帽(5)、螺杆(6)、下盖板(7)、排 水阀(8),注水阀(9)、压力室(10)、底座(11)、岩样(12)、钢管桩(13)、橡胶塞(14)、圆孔 (15)、乳胶膜(16)和橡皮筋(17);
在上盖板(3)上设置有导向孔(3-1)、导向孔密封圈(3-2)、排气孔(3-3)、穿孔(3-4)和 上盖板密封圈(3-5);
在下盖板(7)上设置有螺纹孔(7-1)、排水孔(7-2)、注水孔(7-3)、下盖板密封圈(7-4) 和底座密封圈(7-5);
钢管桩(13)以桩肩(13-1)为界,由上粗圆筒和下细圆筒组成,桩肩(13-1)以上部分的 粗圆筒内放置有橡胶塞(14);
在岩样(12)的上部中心处设有圆孔(15),在圆孔(15)内嵌套有PVC套管(15-1);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通过螺帽(5)和螺杆(6),下盖板(7)、压力室(10)和上盖板(3)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 外部构件;
底座(11)、岩样(12)和导向管(2)自下而上依次连接组成内部构件,用乳胶膜(16)将内 部构件嵌套为一整体;
在导向管(2)和导向孔(3-1)接触处设置有导向孔密封圈(3-2),在压力室(10)与上盖 板(3)接触处设置有上盖板密封圈(3-5),在压力室(10)与下盖板(7)接触处设置有下盖板 密封圈(7-4),在底座(11)和下盖板(7)接触处设置有底座密封圈(7-5);
钢管桩(13)的底端依次穿过导向管(2)和PVC套管(15-1)后,使钢管桩(13)竖直立于圆 孔(15)中,钢管桩(13)的底部和岩样(12)接触;
导向杆(1)穿入导向管(2)和钢管桩(13)的顶端上下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盖板(3)其中心设置有凸圆座及其导向孔(3-1),在导向孔(3-1)内设置有导 向孔密封圈(3-2);在上盖板(3)上设置有排气孔(3-3);在上盖板(3)外环均匀设置有4个穿 孔(3-4);在上盖板(3)的下底面设置有凹槽,在凹槽内置有上盖板密封圈(3-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盖板(7)为圆板,其中心设置有底座密封圈(7-5),在下盖板(7)的中环内设置 有排水孔(7-2)和注水孔(7-3),在下盖板(7)的外环均匀设置有4个螺纹孔(7-1)和凹槽,在 凹槽内置有下盖板密封圈(7-4)。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11)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上圆柱体的外径与岩样(12)直径和导向管 (2)的下圆筒外径一致;下圆柱体设置有外螺纹,可旋入下盖板(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90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试样自动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