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苗床移动式喷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3168.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秋竹;李凤华;孔宇;杜欣谊;关勇;张铁强;郑安波;王明明;韩加洪;席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秋竹;李凤华;孔宇;杜欣谊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苗床 移动式 喷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领域,具体指一种水稻苗床移动式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水稻苗床的管理,保证水分的充足性,对幼苗生长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苗床浇水往往会利用人工携带小型的喷雾装置来实施喷灌浇水,这样一来,由于人工进行浇灌,难免会造成喷灌的面积水分不均匀,而造成幼苗在生长期的不利影响。以人工形式进行喷灌,在效率上也收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综合其他因素考虑,这样的灌浇方式还会造成其他因素的不利于幼苗优质生长发育,会造成插秧生长后期果实收获量大大减少的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苗床移动式喷水装置,利用牵引的方式提供装置移动的动力,通过支撑部位进行固定水箱,在通过水箱下方设计的喷灌设施进行喷灌,由水箱内的水自身重力提供喷灌的压力,从而节省了一定能源来转化喷灌压力,综合牵引力使装置移动的运动方向,能够均匀的向下实施喷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稻苗床移动式喷水装置,包括:支架、注水口、通气孔、辅助支撑架、加强筋、雾化喷头、三角形底座板、滚轮、轴、手柄、阀门、水管和水箱,
所述的支架底部两端均与三角形底座板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三角形底座板的连接角处分别连接有滚轮,并通过轴与三角形底座板连接,轴上还穿插有滚轮,使滚轮能够进行转动;
所述的支架两侧还连接有手柄,手柄与支架均为杆状结构部件,并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支架两侧直角处焊接有加强筋,支架上还焊接有辅助支撑架,每个辅助支撑架上都设有螺栓紧固连接的通孔,通过通孔以及紧固螺栓将水箱固定连接在辅助支撑架上;
所述的水箱顶部设有注水口和通气孔,水箱底部设有水管接头并安装有阀门,用于关闭水流或控制水流的大小;通过阀门连接有水管,所述的水管为长条形状,在水管上设有多个节水的雾化喷头,通过雾化喷头实施大面积均匀的浇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能够在实施苗床浇灌的工作中,保证面积上水分浇灌的均匀性,避免了人工小面积浇灌的不均匀性造成幼苗不良发育。2、减少力资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损耗电能实施喷灌,而是完全利用水箱中水的自身重力来充当喷灌的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水稻苗床移动式喷水装置,包括:支架1、注水口2、通气孔3、辅助支撑架4、加强筋5、雾化喷头6、三角形底座板8、滚轮9、轴10、手柄11、阀门13、水管14和水箱15,
所述的支架1底部两端均与三角形底座板8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栓7紧固,三角形底座板8的连接角处分别连接有滚轮9,并通过轴10与三角形底座板8连接,轴10上还穿插有滚轮9,使滚轮能够进行转动;
所述的支架1两侧还连接有手柄11,手柄11与支架1均为杆状结构部件,并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支架1两侧直角处焊接有加强筋5,加强拐角位置的强度,使整个支架的结构更加稳定;支架1上还焊接有辅助支撑架4,每个辅助支撑架4上都设有螺栓紧固连接的通孔,通过通孔以及紧固螺栓12将水箱15固定连接在辅助支撑架4上;
所述的水箱15顶部设有注水口2和通气孔3,水箱15底部设有水管接头并安装有阀门13,用于关闭水流或控制水流的大小;通过阀门13连接有水管14,所述的水管为长条形状,在水管14上设有多个节水的雾化喷头6,通过雾化喷头6实施大面积均匀的浇灌。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打开注水口2,将水管连通水箱15的内部,同时将阀门13关死,此时进行加水工作。注水完毕后,将整个装置移动至待浇灌苗床的一端,使装置的跨度与苗床的宽度吻合,并将通气孔3上盖除去,打开阀门13,调节好最佳的流量。此时,水就会通过雾化喷头6的作用,雾化喷出,形成一条直线进行喷灌,再通过人力的方式施力于两侧手柄11,形成一定的牵引力,滚轮9与地面接触滚动使整个装置进行行走,进而形成了线动成面的喷灌方式。
在此说明通气孔3的作用,能够使水箱15内部空间的压力与外部的相同,保证水自身的重力充当喷灌的压力,进而保证足够的流量,使喷灌的工作顺利完成。
本装置的上述内容已经参考图1、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秋竹;李凤华;孔宇;杜欣谊,未经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秋竹;李凤华;孔宇;杜欣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3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