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定向注浆抗拔承载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2563.7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李卫;刘全林;杜晓丽;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6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定向 注浆抗拔 承载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抗拔承载预制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桩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地基变形常用的结构。目前工程中通常采用灌注桩后注浆的方法来提高桩的承载和抗拔力,但在软土地区灌注桩的成孔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塌孔和桩身挤断,导致成桩困难或出现局部缺陷,普通的预制管桩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往往存在承载能力不足或抗拔能力不足的问题,一般注浆预制桩又很难达到良好的注浆效果,易产生浆液分布不均,扩散半径不足,注浆凝固体的强度不够,基底隆起严重,桩位严重偏移等缺陷。尤其是当地基土体存在薄弱层时,普通注浆加固技术难以实现薄弱层的定位定向加固,保证薄弱层的加固效果,同时加固过程大量浆液渗入其它土层更是造成建筑材料的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定位定向注浆抗拔承载预制桩,以克服现有注浆预制桩注浆过程易产生浆液分布不均,扩散半径不足,注浆凝固体的强度不够,基底隆起严重,桩位严重偏移等缺陷,当地基土体存在薄弱层时,无法实现薄弱层的定位定向加固,保证薄弱层的加固效果,同时加固过程大量浆液渗入其它土层更是造成建筑材料严重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定位定向注浆抗拔承载预制桩,包括桩身主体(1),桩帽(3)和桩尖(4),还包括注浆塞(2),可回收钢管(5)和滤水装置(6),所述桩身主体(1)包括桩身(101),注浆孔(102)和桩头扩大孔(103),所述桩身(101)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设有注浆孔(102),两端设有桩头扩大孔(103),内部设有可回收钢管(5)或滤水装置(6),所述桩头扩大孔(103)连接有桩帽(3),下端桩帽(3)连接有桩尖(4);所述注浆塞(2)包括注浆花管(201),注浆实管(202),气压或液压柱塞(203),气压或液压管(204),管端堵头(205),限位环(206)和连接管(207),所述注浆花管(201)顶端连接有注浆实管(202),底端连接有管端堵头(205),所述注浆花管(201)上设有连接管(207),两个气压或液压柱塞(203)和两个限位环(206),所述注浆花管(201)和气压或液压柱塞(203)连接有限位环(206),所述气压或液压柱塞(203)上设有气压或液压管(204),所述两个气压或液压柱塞(203)通过气压或液压管(204)连通,所述气压或液压管(204)连接有压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装置(6)包括钢筋骨架(601),细滤网(602),粗滤网(603)和细铁丝网(604),所述钢筋骨架(601)外设有细滤网(602),所述细滤网(602)外设有粗滤网(603),所述粗滤网(603)外设有细铁丝网(604)。
进一步的,所述可回收钢管(5)包括管体(501)和提升孔(502),所述管体(501)两端管壁上各均布设有四个提升孔(502)。
进一步的,所述桩身(101)上同一横截面均布设有两个注浆孔(102),相邻两横截面上注浆孔(102)错位交叉角度为90度,相邻两横截面上注浆孔(102)的纵向间距为浆液渗透半径的1.5-2.0倍。
进一步的,所述桩头扩大孔(103)的侧壁高度小于桩帽(3)的高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定向注浆抗拔承载预制桩,可以实现地基土定位定向的反复加固,有效地针对地基薄弱层进行加固,保证了薄弱层的注浆加固效果,提高了注浆加固的均匀性,减小地基局部沉降,有效的提高了预制桩的承载和抗拔能力,提高注浆加固技术的可靠性,同时节约了注浆材料,避免了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浆前注浆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浆时注浆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位注浆时注浆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桩身主体和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桩身主体和桩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注浆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注浆塞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桩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回收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2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型管桩均匀搅拌轮
- 下一篇:一种小孔口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