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产品四周立边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2300.6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刘艳丽;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216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产品 四周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产品外边缘立边的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玻璃钢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和质轻易成型等特点,代替有色金属、钢材、木材等基本建设的重要材料,已在铁路客车应用日益增多,玻璃钢材料顺应了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车辆自重,达到了保证轨道车辆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玻璃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特别是大型复杂不规则的形状的产品,其成型易实现,因而在高铁、地铁、城轨和铁路客车上,广泛应用于侧墙板、顶板、风道、座椅、卫生间、车头外罩、司机室等制件。
目前玻璃钢产品的成型工艺有SMC模压、RTM、真空袋压和手糊。手糊成型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对大型复杂的产品,甚为突出,不可取代。
手糊成型工艺在成型玻璃钢产品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在成型四边有立边的产品时,以往相应在模具的立边上加10-20mm的加放量,糊制完成后,固化脱模,再按模具成品划线印迹,使用气动专用切割机,将加放量手动切割掉,保证成品尺寸。这种成型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手动切割比较大的制件(尤其长度长的),对尺寸要求严格时,极易出现超差,切割端面不平直;二是固化后切割,工作量大,产生大量粉尘,对空气中粉尘的处理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对操作工人的健康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钢产品四周立边成型模具,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的立边尺寸,同时减轻后处理切割的工作量,降低粉尘,保护环境和利于操作工人的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产品四周立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主模翻边面上安装一铁板,铁板上加工沉孔,主模翻边面和铁板通过沉头螺钉和粘接剂固定在一起,沉头螺钉的钉头面与铁板在一个平面,该平面作为切割毛边的基准面。
本实用新型在主模翻边面上加一铁板,使之达到与产品立边高度一致。这样在产品糊制成型凝胶后用刀切割飞边,固化脱模,再用砂纸打磨切割面,除去毛刺,即可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保证产品立边高度尺寸,切割边缘平直。同时,铁板作为切割基准面,杜绝了在切割飞边时刀子割损玻璃钢模具面,又达到了减轻手糊工序和后处理工序的工作量,减少了原材料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粉尘污染环境,利于操作工人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原模具设计时在产品立边高度上加放量2,一般为10-20mm,并在模具4上刻有成品线标记3,产品1在模具上成型,固化脱模,再按模具成品划线印迹,使用气动专用切割机,将加放量手动切割掉,达到成品尺寸。其结果是易出现超差,切割端面不平直;工作量大,产生大量粉尘,对空气中粉尘的处理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对操作工人的健康不利。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成型产品立边模具由两部分组成,主模5和镶固4mm厚铁板6,铁板上加工有沉孔,用沉头螺钉7和粘接剂将铁板与主模翻边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钉头面与铁板在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是切割刀切割毛边的基准面,也是保证产品立边高度尺寸的基准面。在用刀沿基准面切割飞边时,铁板不会出现被刀子切损现象,保证了产品的立边高度尺寸的均匀一致性,实现了不用人工后切割,节减了工序,杜绝了粉尘的污染,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缩短了产品的加工工期和减少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2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具的滑块顶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眼镜镜框加工工艺中的盖铰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