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0511.6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明;李何栋;朱菊林;张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分离 式脱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锅炉的燃烧主要是用煤炭,其中燃煤的电厂是我国耗煤和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生产成本高。
炉内脱硫技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开始应用于烟气处理系统,由于脱硫率仅在15%-40%,而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原因是石灰石粉在锅炉炉膛内,CaCO3迅速分解成CaO,新生煅烧产物比表面可达每克十平方米,因而可为吸硫过程的高速进行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高温下,CaO又会发生烧结,出现晶粒变粗,比表面急剧下降的现象。
中国专利CN201020653537.5,公开一种链条式锅炉专用方形脱硫除尘器,在具有烟气进口的第一冲击脱硫除尘室的侧部并列设置第二冲击脱硫除尘室,并设置与所述第二冲击脱硫除尘室并列的汽水分离室,所述第二冲击脱硫除尘室的顶部封闭底部两侧分别与第一脱硫除尘室及汽水分离室相通,所述汽水分离室的上部自下而上间隔设有三层的挡液板,汽水分离室的最上部为烟气出口;朝下喷射的雾化喷头设于所述第一冲击脱硫除尘室的上部。此结构脱硫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且脱硫效率高的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包括锅炉、旋风分离器和过滤组件,所述的锅炉的上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的锅炉与旋风分离器的连通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枪,所述的喷枪与氨水相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上部与过滤组件相连通;
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塔,所述的过滤塔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过滤塔的上端设有高温省煤器,所述的过滤塔的下端设有低温省煤器,所述的高温省煤器与低温省煤器间设有催化剂喷淋组件,所述的催化剂喷淋组件的上方设有吹灰器,所述的吹灰器与压缩空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温省煤器、催化剂喷淋组件、低温省煤器呈上下间隔状分布。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结构简单,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旋风分离式脱硝系统,包括锅炉1、旋风分离器2和过滤组件,所述的锅炉1的上端与旋风分离器2相连通,所述的锅炉1与旋风分离器2的连通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喷枪3,所述的喷枪3与氨水4相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器2的上部与过滤组件相连通;
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塔5,所述的过滤塔5的上部与旋风分离器2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的过滤塔5的上端设有高温省煤器6,所述的过滤塔5的下端设有低温省煤器7,所述的高温省煤器6与低温省煤器7间设有催化剂喷淋组件8,所述的催化剂喷淋组件8的上方设有吹灰器9,所述的吹灰器9与压缩空气10相连通。
所述的高温省煤器6、催化剂喷淋组件8、低温省煤器7呈上下间隔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宇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0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头炉风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